苏厨 第62节
鸭子们对自己的待遇非常不满,闹得不可开交。
苏轼就忍不住笑:“听闻朝堂也是这般模样。”
苏辙沉声道:“九二!慎言!”
苏油其实对这些东西也有些麻爪,不过听苏轼这话也没好气:“子瞻,以后你要吃亏,指定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苏轼不以为意:“君子三畏,就没有畏吃亏这一条。明润你还是要多读书。”
一句话把苏油堵得白眼直翻:“算了懒得管你,对了,石家送来一个香炉,应该是我赵郡苏氏祖上所得的赏赐,你去断断呗?”
苏轼对这个兴趣颇高:“走看看去。”
苏辙说道:“子瞻,先拜会过长辈再说吧……”
众人便过来与石苏两家长辈见礼,自然又是一番客套,石宽笑道:“将门老粗,识不得那香炉的来历,只从形制用料上能断出是唐时的物件,尚需贤昆仲品论一番。”
香炉已经移入祠堂堂屋正中,苏轼和苏辙取过来看了,苏辙便摇头:“这延载乃武周年号,正是味道公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接着加正授的时候。”
苏油便很奇怪:“正授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宰相了吧?那你摇什么头?”
苏轼的眼睛还在香炉的文字上,嘴里说道:“看炉内铭文,这香炉竟然是武后特意命人为苏公制作后,让他送入家庙保存的。”
说完抬起头来笑道:“子由是在为自家长辈讳言。其实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我们这位尊长啊……嘿嘿嘿,说起来真得摇头。”
苏辙叹了一口气:“《唐书》记载这位先祖,‘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
“长安中,请还乡改葬其父,朝廷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结果呢?他因此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刺史。”
苏轼笑道:“没多久,又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初年,又以亲附张易之,张昌宗,再次贬授郿州刺史。这才有了我眉山苏门的一支。”
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
苏油听得只撇嘴,这祖宗可当真不咋地。
苏轼又说道:“这位先祖,小时候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
“然而《唐书》中两人同列一传,味道公仅三百八十八字,而李峤呢?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三字。”
苏辙说道:“李公年轻时监军岭南,招谕獠洞,这是武功。”
“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三家时,李公力辨,不惜忤旨,这是气节。”
“后来武后将建大像于白司马坂,李公上书直言:‘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余贯,若将散施,广济贫穷,人与一千,济得一十七万余户。’这是仁直。”
“当初中宗驾崩,李公曾经密表请处置相王等诸王子,勿令在京。”
“等到玄宗即位后,在宫中获得此表,以示侍臣。有人便建议玄宗杀了他。”
苏轼说道:“当时的中书令张说却为之辩解:‘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最后居然也被放过,只让他随做太守的儿子终老。要说起来,这又是运气了。”
苏油叹了口气:“当个官还真不容易,模棱两可也是贬,忠直任事还是贬。”
苏辙正色说道:“因此一时的宦海浮沉,不足为虑。君子所计乃身后青史之上,是仅仅留下三百八十八字呢,还是留下一千五百一十三字而已。”
苏油顿时肃然:“子由此言,足为吾师。”
苏轼说道:“所以我们家先祖啊,虽然和李公并称苏李,其实是不匹的。不过倒是有一条只得称道,就是和弟弟味玄公的关系非常好。”
“味玄公遇到请托不谐的时候,每每对味道公‘面加凌折’,而味道公依然‘对之怡然,不以为忤’,当真是好脾气。”
苏油暗自好笑,后世倒是还有个名副其实堪称日月齐辉的苏李,青莲东坡,没错了说的就是你!
鉴赏过这珍贵的香炉,这就到了开席的时间。
转眼大菜便摆了满满一大桌。
前菜一道焦糖果子,一道凉拌猪头肉,一道凉拌芥菜尖,便已经叫人拍案叫绝。
酱油米醋搭配姜蒜汁和辣米油,再鸡茸砂糖提鲜,芝麻油肉汁提香,调出来的凉拌汁,与后世蒜泥白肉的调料,几乎没有差别了。
开局就是这样,接下来则是一碟卤味拼盘,一碟咸蛋,一碟松花蛋,一碟油酥花生米。
之后才是正式的热菜,每桌一大盆酥肉丸子镶碗,甜咸烧白,粉蒸肥肠,粉蒸排骨,鱼香肘子,大蒜莴苣烧肚条,猪血粉肠肺尖豌豆汤,清蒸鱼。
内务组还在急火出菜,肝腰合炒,盐煎肉,芹菜肉丝,茭白肉丝,韭菜炒鸡蛋,炝炒菘菜苔……
苏轼挑着一块鱼肉往嘴里放:“怎么如此美味!怎么能做得如此美味!断无此理!怎么一点腥膻味都没有!”
苏油笑道:“都是土地庙孩子们的功劳,小妹你告诉子瞻,这蒸鱼该怎么做。”
苏小妹说道:“首先要做出酱油,现在我们的酱油只是初级产品,小油哥哥说要得到真正的好酱油,还需要整整三年。”
“要得酱油,先要制曲,光几种曲药的制备,就花了我们好多功夫。”
“经过蒸煮,制胚,种曲,制酱,翻晒,浇淋之后,才制得酱油。”
“这种酱油,叫生抽,色泽红润,豉香浓郁,风味独特,我们用来拌菜。”
“有了生抽,还要炒糖色加入其中,另添加蘑菇,香药等辅料,上锅蒸制,之后调浓,得到的深色成品,是另一种酱油,叫老抽。”
“其中的鲜香,甜香,酸香,酒香,脂香,咸香,再加上蘑菇药料,香型就更加复杂,但是不管生抽老抽,只有各种香味柔和统一之后,才算得上是好酱油。”
“蒸鱼的第二味调料,就是料酒。”
“要得料酒,先要有黄酒。”
“要得黄酒,先要用麦曲,还要添加药草制得曲饼。”
“我们的黄酒用稻,粟,黍按一定配比酿成,之后也要加糖色和花椒,大料,丁香等各种香料,最后方能制得料酒。”
“有了这两道调味品,蒸鱼反而简单了。先用姜葱料酒精盐,给鱼码味,然后上盘,蒙上猪网油蒸制,老抽也盛上一小碟一起蒸,蒸好后挑去网油作料,滗去腥汤,将老抽淋到鱼上就行了。”
苏轼听得目眩神驰,指着苏油:“母亲疑你为仓舒转世,前生锦衣玉食,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这等好东西,我大宋绝对没有。”
苏油笑道:“嫂嫂那是爱惜我,所以才夸大其词。我大宋怎么没有?石家庄子房梁上头,就现挂着豆麦酱胚,加水加盐调和之后,也跟酱油差不多。”
“不过我的老毛病啊,任何东西,都要让它……”
苏轼打断:“更精!更细!更纯是吧?你这招八娘早就告诉我了,还真是用老了的套路。”
石通和苏轼也在这一桌,闻言笑道:“这一招用到哪儿都好使,书坊,铁坊,染坊,饮食……只看这一桌子菜,子瞻你经常外出游历,品鉴过没有?”
苏轼对肘子也情有独钟,说话吃菜两边不耽误,吃得满嘴都是油:“想都别想!”
二十七娘却对茭白炒肉丝表示喜爱:“这什么菜?清甜可口,以前都没吃过!”
这个只有苏油能回答,将茭白来历讲了,然后说道:“此物清甜,就不能用酱,太夺味,清炒后加葱段翻匀出锅最好。”
八娘便叹气:“唉,阿爷和史爷爷,这趟是想得差了!该来,这趟不来,实在可惜!”
苏油笑道:“发明出酱油豆瓣酱这些东西出来,可不光是为了解馋,其实还有一个目的:物力维艰,杜绝浪费。”
“一头猪一百多斤,内脏三十斤,头蹄五斤,血十斤,再除去骨头,一半就没了。”
“麻烦的事情我们来做,豆瓣酱,麦酱,豆豉,酱油,泡姜……有了这些,头蹄下水便能料理得好,一样是人间美味。”
“你看今天这宴席,两口猪所得的食材,比以往翻了一倍。乡亲们可了劲的造,都吃不完!”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养一头猪的功夫,得到了过去两头猪的肉!”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苏辙虽然大为佩服,不过拱手的时候也没有放下筷子:“小幺叔仁心仁术!”
石通说道:“加上猪骨头可以烧灰造瓷,猪鬃毛可以做刷子,哈哈哈,算起来就几个蹄壳是废物了……”
石薇抬起头来:“猪蹄壳是中药!”
苏辙抚掌称善:“当真一身都是宝。子瞻,小幺叔命题的《酱缸赋》你还写不写?不写我可要动笔了!”
……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宴席终了,乡亲们扛着自家桌椅碗筷,和苏油道贺,这才欢天喜地地回家。
就连八公都吃得有点过了,挥着手说道:“要不鸡鸭就摆一夜,明天起来再收拾?”
张胜笑道:“八公你放心,这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八公拉着张胜的手:“好娃子啊,多亏了你们,这么好吃的饭菜,一辈子都没吃到过!”
张胜讶异道:“这些都是小少爷教我们的啊……”
苏油就开始吐槽:“眉山风水邪门,老家人反而不信我。”
石富笑眯眯地道:“别,老家还是有信你的,我们还得过河,先走了,等几天过来给你垒小窑!薇儿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石薇说道:“不,小油哥哥家里的饭菜好吃,还要给我做玩具!”
石宽对石富笑道:“就由得薇儿吧,与其回去听她念叨个不停,还不如就这样耳根清净些的好!”
第九十四章 去势
城里的客人回去肯定是来不及了,送走一应人等,八公便领着大家回来准备休息。
看着一敞坝的鸡鸭,八公就感慨:“不容易,以往哪有这么大的礼……”
苏油说道:“丢这里怕是不行,山里的野物搞不好会来。还是都移到院子里去吧。”
好在鱼已经养起来了,祠堂前水池的进水沟渠那里,张胜指挥人用石块稀泥扎起了一道堰坎,又立起篱笆,关了一段渠道,现在里边有上百条鲤鱼草鱼。
将家禽都移入外院,娃子们包括八公八娘,每人拿出牙刷牙线小帕子,刷牙剔牙洗脸洗脚。
只有二苏没有这些,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怎么到最后我们成了土包子?不行给我们也来两套!
第二天人人都起来得早,没办法,前院的鸡一个挨一个的打鸣,想睡也睡不成。
苏油从被窝里直起身来,恨恨道:“生气了,只留一个最健壮的公鸡,其他的全都处理掉!”
八公一巴掌拍他头上:“你吃得了那么多?!这不是糟践东西吗?!”
石薇便在一边吃吃笑。
等到三人从内院出来,八公一间新屋院子满地的鸡鸭粪便,不由得也是头疼:“是得想想法子才行……”
苏油摸着下巴:“法子倒是有,不过得浪费一瓶好酒……”
吃过早饭,苏油便送八娘二十七娘他们上船,临了还包了一包酥肉丸子糖油果子之类,外加几只肥鸡鸭,算是个惠而不费的意思。
不过所有人最喜欢的,还是昨天尝到的茭白,苏油只得带着娃子们上山将沼泽地里能吃的茭白全部搜刮干净,才将他们打发。
苏轼就忍不住笑:“听闻朝堂也是这般模样。”
苏辙沉声道:“九二!慎言!”
苏油其实对这些东西也有些麻爪,不过听苏轼这话也没好气:“子瞻,以后你要吃亏,指定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苏轼不以为意:“君子三畏,就没有畏吃亏这一条。明润你还是要多读书。”
一句话把苏油堵得白眼直翻:“算了懒得管你,对了,石家送来一个香炉,应该是我赵郡苏氏祖上所得的赏赐,你去断断呗?”
苏轼对这个兴趣颇高:“走看看去。”
苏辙说道:“子瞻,先拜会过长辈再说吧……”
众人便过来与石苏两家长辈见礼,自然又是一番客套,石宽笑道:“将门老粗,识不得那香炉的来历,只从形制用料上能断出是唐时的物件,尚需贤昆仲品论一番。”
香炉已经移入祠堂堂屋正中,苏轼和苏辙取过来看了,苏辙便摇头:“这延载乃武周年号,正是味道公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接着加正授的时候。”
苏油便很奇怪:“正授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宰相了吧?那你摇什么头?”
苏轼的眼睛还在香炉的文字上,嘴里说道:“看炉内铭文,这香炉竟然是武后特意命人为苏公制作后,让他送入家庙保存的。”
说完抬起头来笑道:“子由是在为自家长辈讳言。其实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我们这位尊长啊……嘿嘿嘿,说起来真得摇头。”
苏辙叹了一口气:“《唐书》记载这位先祖,‘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
“长安中,请还乡改葬其父,朝廷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结果呢?他因此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刺史。”
苏轼笑道:“没多久,又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初年,又以亲附张易之,张昌宗,再次贬授郿州刺史。这才有了我眉山苏门的一支。”
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
苏油听得只撇嘴,这祖宗可当真不咋地。
苏轼又说道:“这位先祖,小时候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
“然而《唐书》中两人同列一传,味道公仅三百八十八字,而李峤呢?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三字。”
苏辙说道:“李公年轻时监军岭南,招谕獠洞,这是武功。”
“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三家时,李公力辨,不惜忤旨,这是气节。”
“后来武后将建大像于白司马坂,李公上书直言:‘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余贯,若将散施,广济贫穷,人与一千,济得一十七万余户。’这是仁直。”
“当初中宗驾崩,李公曾经密表请处置相王等诸王子,勿令在京。”
“等到玄宗即位后,在宫中获得此表,以示侍臣。有人便建议玄宗杀了他。”
苏轼说道:“当时的中书令张说却为之辩解:‘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最后居然也被放过,只让他随做太守的儿子终老。要说起来,这又是运气了。”
苏油叹了口气:“当个官还真不容易,模棱两可也是贬,忠直任事还是贬。”
苏辙正色说道:“因此一时的宦海浮沉,不足为虑。君子所计乃身后青史之上,是仅仅留下三百八十八字呢,还是留下一千五百一十三字而已。”
苏油顿时肃然:“子由此言,足为吾师。”
苏轼说道:“所以我们家先祖啊,虽然和李公并称苏李,其实是不匹的。不过倒是有一条只得称道,就是和弟弟味玄公的关系非常好。”
“味玄公遇到请托不谐的时候,每每对味道公‘面加凌折’,而味道公依然‘对之怡然,不以为忤’,当真是好脾气。”
苏油暗自好笑,后世倒是还有个名副其实堪称日月齐辉的苏李,青莲东坡,没错了说的就是你!
鉴赏过这珍贵的香炉,这就到了开席的时间。
转眼大菜便摆了满满一大桌。
前菜一道焦糖果子,一道凉拌猪头肉,一道凉拌芥菜尖,便已经叫人拍案叫绝。
酱油米醋搭配姜蒜汁和辣米油,再鸡茸砂糖提鲜,芝麻油肉汁提香,调出来的凉拌汁,与后世蒜泥白肉的调料,几乎没有差别了。
开局就是这样,接下来则是一碟卤味拼盘,一碟咸蛋,一碟松花蛋,一碟油酥花生米。
之后才是正式的热菜,每桌一大盆酥肉丸子镶碗,甜咸烧白,粉蒸肥肠,粉蒸排骨,鱼香肘子,大蒜莴苣烧肚条,猪血粉肠肺尖豌豆汤,清蒸鱼。
内务组还在急火出菜,肝腰合炒,盐煎肉,芹菜肉丝,茭白肉丝,韭菜炒鸡蛋,炝炒菘菜苔……
苏轼挑着一块鱼肉往嘴里放:“怎么如此美味!怎么能做得如此美味!断无此理!怎么一点腥膻味都没有!”
苏油笑道:“都是土地庙孩子们的功劳,小妹你告诉子瞻,这蒸鱼该怎么做。”
苏小妹说道:“首先要做出酱油,现在我们的酱油只是初级产品,小油哥哥说要得到真正的好酱油,还需要整整三年。”
“要得酱油,先要制曲,光几种曲药的制备,就花了我们好多功夫。”
“经过蒸煮,制胚,种曲,制酱,翻晒,浇淋之后,才制得酱油。”
“这种酱油,叫生抽,色泽红润,豉香浓郁,风味独特,我们用来拌菜。”
“有了生抽,还要炒糖色加入其中,另添加蘑菇,香药等辅料,上锅蒸制,之后调浓,得到的深色成品,是另一种酱油,叫老抽。”
“其中的鲜香,甜香,酸香,酒香,脂香,咸香,再加上蘑菇药料,香型就更加复杂,但是不管生抽老抽,只有各种香味柔和统一之后,才算得上是好酱油。”
“蒸鱼的第二味调料,就是料酒。”
“要得料酒,先要有黄酒。”
“要得黄酒,先要用麦曲,还要添加药草制得曲饼。”
“我们的黄酒用稻,粟,黍按一定配比酿成,之后也要加糖色和花椒,大料,丁香等各种香料,最后方能制得料酒。”
“有了这两道调味品,蒸鱼反而简单了。先用姜葱料酒精盐,给鱼码味,然后上盘,蒙上猪网油蒸制,老抽也盛上一小碟一起蒸,蒸好后挑去网油作料,滗去腥汤,将老抽淋到鱼上就行了。”
苏轼听得目眩神驰,指着苏油:“母亲疑你为仓舒转世,前生锦衣玉食,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这等好东西,我大宋绝对没有。”
苏油笑道:“嫂嫂那是爱惜我,所以才夸大其词。我大宋怎么没有?石家庄子房梁上头,就现挂着豆麦酱胚,加水加盐调和之后,也跟酱油差不多。”
“不过我的老毛病啊,任何东西,都要让它……”
苏轼打断:“更精!更细!更纯是吧?你这招八娘早就告诉我了,还真是用老了的套路。”
石通和苏轼也在这一桌,闻言笑道:“这一招用到哪儿都好使,书坊,铁坊,染坊,饮食……只看这一桌子菜,子瞻你经常外出游历,品鉴过没有?”
苏轼对肘子也情有独钟,说话吃菜两边不耽误,吃得满嘴都是油:“想都别想!”
二十七娘却对茭白炒肉丝表示喜爱:“这什么菜?清甜可口,以前都没吃过!”
这个只有苏油能回答,将茭白来历讲了,然后说道:“此物清甜,就不能用酱,太夺味,清炒后加葱段翻匀出锅最好。”
八娘便叹气:“唉,阿爷和史爷爷,这趟是想得差了!该来,这趟不来,实在可惜!”
苏油笑道:“发明出酱油豆瓣酱这些东西出来,可不光是为了解馋,其实还有一个目的:物力维艰,杜绝浪费。”
“一头猪一百多斤,内脏三十斤,头蹄五斤,血十斤,再除去骨头,一半就没了。”
“麻烦的事情我们来做,豆瓣酱,麦酱,豆豉,酱油,泡姜……有了这些,头蹄下水便能料理得好,一样是人间美味。”
“你看今天这宴席,两口猪所得的食材,比以往翻了一倍。乡亲们可了劲的造,都吃不完!”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养一头猪的功夫,得到了过去两头猪的肉!”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苏辙虽然大为佩服,不过拱手的时候也没有放下筷子:“小幺叔仁心仁术!”
石通说道:“加上猪骨头可以烧灰造瓷,猪鬃毛可以做刷子,哈哈哈,算起来就几个蹄壳是废物了……”
石薇抬起头来:“猪蹄壳是中药!”
苏辙抚掌称善:“当真一身都是宝。子瞻,小幺叔命题的《酱缸赋》你还写不写?不写我可要动笔了!”
……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宴席终了,乡亲们扛着自家桌椅碗筷,和苏油道贺,这才欢天喜地地回家。
就连八公都吃得有点过了,挥着手说道:“要不鸡鸭就摆一夜,明天起来再收拾?”
张胜笑道:“八公你放心,这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八公拉着张胜的手:“好娃子啊,多亏了你们,这么好吃的饭菜,一辈子都没吃到过!”
张胜讶异道:“这些都是小少爷教我们的啊……”
苏油就开始吐槽:“眉山风水邪门,老家人反而不信我。”
石富笑眯眯地道:“别,老家还是有信你的,我们还得过河,先走了,等几天过来给你垒小窑!薇儿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石薇说道:“不,小油哥哥家里的饭菜好吃,还要给我做玩具!”
石宽对石富笑道:“就由得薇儿吧,与其回去听她念叨个不停,还不如就这样耳根清净些的好!”
第九十四章 去势
城里的客人回去肯定是来不及了,送走一应人等,八公便领着大家回来准备休息。
看着一敞坝的鸡鸭,八公就感慨:“不容易,以往哪有这么大的礼……”
苏油说道:“丢这里怕是不行,山里的野物搞不好会来。还是都移到院子里去吧。”
好在鱼已经养起来了,祠堂前水池的进水沟渠那里,张胜指挥人用石块稀泥扎起了一道堰坎,又立起篱笆,关了一段渠道,现在里边有上百条鲤鱼草鱼。
将家禽都移入外院,娃子们包括八公八娘,每人拿出牙刷牙线小帕子,刷牙剔牙洗脸洗脚。
只有二苏没有这些,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怎么到最后我们成了土包子?不行给我们也来两套!
第二天人人都起来得早,没办法,前院的鸡一个挨一个的打鸣,想睡也睡不成。
苏油从被窝里直起身来,恨恨道:“生气了,只留一个最健壮的公鸡,其他的全都处理掉!”
八公一巴掌拍他头上:“你吃得了那么多?!这不是糟践东西吗?!”
石薇便在一边吃吃笑。
等到三人从内院出来,八公一间新屋院子满地的鸡鸭粪便,不由得也是头疼:“是得想想法子才行……”
苏油摸着下巴:“法子倒是有,不过得浪费一瓶好酒……”
吃过早饭,苏油便送八娘二十七娘他们上船,临了还包了一包酥肉丸子糖油果子之类,外加几只肥鸡鸭,算是个惠而不费的意思。
不过所有人最喜欢的,还是昨天尝到的茭白,苏油只得带着娃子们上山将沼泽地里能吃的茭白全部搜刮干净,才将他们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