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
  他们也放了一些小船在大船上,本来就是以备不时之需所用。
  宋继看对方也往下放小船就知道他们要跑,还有一些士卒直接跳大河之中来不及上小船,则开始大声呼救。
  “诸位,随我痛打落水狗!”
  六子等人立马嗷嗷叫了起来。
  这些伪吴士卒一看就不是专门的水师,其中能有几个会游泳的就不错了。
  宋继他们驾驭小船灵活,左右滑动,看到伪吴士卒就是握紧长矛在水中一阵乱戳。
  等吕贡大船赶来后,宋继又带着人拉弓,各色弓箭齐飞。又将剩下的一些炸药包继续往大船上丢,对面当真是没了一点招架之力。
  这是一场完完全全一边倒的全胜。
  第248章 李昀的权势跟光环太盛了
  “这个宋继还真是个福将。”
  李昀笑着将手中的密报搁下,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事。
  宋继这次也就杀了一两百个吴国士卒,对吴国影响不大。倒是吴国,这次水淹汉中郡,主要还是想让徐侑耗费粮资。一旦徐侑境内民生艰难,他怕是立即就会挥师而下,二人近期内必有一仗。
  那就让他们打,李昀往后看了看地图。
  只等开春,他也要对冀州、青州等地用兵了。
  如今这个时代不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时代,因为历代皇帝对海外贸易这块不太重视,加上海上劫匪等问题,甚至有些封海意思。
  尤其是梁国的开国皇帝朱渊,他自己底层出身,对耕种的农民极为怜悯,但对海运这一块特别排斥。
  因为他认为一个好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让所有百姓都有地能种粮食,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别的都是虚的。
  皇帝这么做了以后,老百姓就老老实实男婚女嫁,老老实实耕地吃饭纳税,不要到处走来走去。如果皇帝跟乡民都能做到这样,那一个朝代就能万万世地延续下去。
  所以他活着时,出台了很多打压商人、海运等一系列的政策。
  这就是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伪吴挨着的广州、交州在这个时代,没有大片的平原种地,也不发展贸易,加上多雨湿热,蚊虫极多,因而人口就不多,到处荒芜,穷得厉害。
  相反,冀州等地就不同了,占地面积大,耕种地多,气候也适宜,在这种时代简直就是帝王发家风水宝地,不然当初无食教也不会选了这些地方作为造反总部。
  不过李昀也要谢谢无食教跟李巍跃。
  这俩人轮番在冀州、青州起兵造反,多少冀州大族不是死在兵乱中,就是各种迁徙逃走。后面缓口气又被徐侑劫掠,反正现在十来年闹下来,原本富足的地方十室九空。
  如今虽有马义在里面称王,那也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罢了。
  现在吴楚起战事,刚好是他最佳的动手时机。一旦得手,这两地稍加发展,绝对是最好的囤粮地了。
  思索片刻,李昀写了一封旨意叫人拿去给宋继。
  该有的嘉奖还是要的,不过李昀也叫宋继先不必回来。这次水患徐侑损失惨重,既然徐侑的钱财收了,粮食还是要跟他的。
  那些本就是陈粮,这次来回搬运加上这么大的雨势,这些粮食肯定受了潮气,到时候也放不久。
  不如就继续卖给徐侑,搭个人情。顺带那些吴国士卒首级,也一并折算银钱卖给徐侑,想来徐侑再抠也还是愿意买的。
  李昀旨意送出去后,立马心情大好地开始筹算起了接下来的军演。军演之后又是新年,说来这个新年是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那必须热热闹闹地过才是。
  十二月初,宋继终于返回明都述职。
  这一趟可谓收获满满,那批陈粮依照李昀的话最后还是给了徐侑,不过又加了一些钱,那些海上的吴国士卒更是卖出了高价。
  十二月下旬,盛大的军演正式开始。
  虽然外有吴楚两国纷扰,可李氏治下却犹如世外桃源似的,如今临到了过年一派喜庆。
  军演当天,看着旗下步兵、骑兵、水师、炮弹兵…一个个的兵团在洛京城外军演,早半个月从各州赶来的乡民简直看得热血沸腾。
  等军演一结束,兵部就来回禀说今年的民意调查显示,想要参兵的人再创新高,现在民间到处都说不入兵营非好汉。
  那能当兵,都得托关系。
  当然其他人听了也不觉得奇怪,陛下给那些士卒的待遇太好了,不仅仅是粮饷从不克扣的问题,平常的武器、衣物甚至他们的家眷都极为关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本来是钱货两讫的买卖,皇帝却做得这么仁至义尽,那谁不想给他效死呢。
  霍峻兴奋昂扬地读着手中的报告,内心极为激动。
  他也算是早期跟着李氏的人了,当初李氏刚得凉州,他当初风评不错而得以继续留任的官员之一。后做了武都郡郡守,也跟马贤一样,在陛下攻打氐族、羌人时立下过一些战功。之后一路升迁,也到了兵部部长这个职位。
  李昀端着手里的茶水,好几次都想递给霍峻让他润润嗓子。
  要不说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呢,其实在李昀看来,目前大明治下的百姓也就堪堪混个肚子饱而已。吃肉吃菜买件新衣服什么的,大部分的乡民也得逢年过节才舍得。
  至于那些士卒。
  李昀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会儿也不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国家跟社会,他们打仗卖命那可真是为了他这李氏一家之姓。
  人家豁出去把天下送给你,他给点钱也应该。
  李昀虽然爱听夸夸话,可关于这方面还真尽可能每日三省吾身,别让自己真飘了。
  这帝王权威啊…李昀总算也知道为什么它这么迷人,也总算知道为什么很多雄才大略之人真坐了上去,反而开始刚愎自用糊涂了起来。
  冷静啊冷静啊。
  等霍峻总算把公文读完,李昀淡定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同时也嘱咐霍峻去写一份今年的扩兵报告。
  开春之后要用兵,一旦冀州等地到手,这些地方都需要士兵入驻,所以扩兵势在必行。
  霍峻也是个实干家,脑子里已经在打腹稿。这次扩兵的具体人数,什么兵种,对应所需军资等都噼里啪啦算了起来。
  这几年跟着圣皇下来,他们也习惯了圣皇的处事方式。
  凡是奏折公文,不要辞藻繁华的花里胡哨。相反,圣皇很看重数据跟实地调查报告。
  一切都明明白白用在何处,需要多少,全写得有迹可循有处可查的呈上来。之后就上朝与户部、四方书院武器督造部等部门当场协商,可以的当下拍板定下政策。有问题部分,直接移交秘阁商议,办事效率极为快速。
  等霍峻应下后,李昀才点头让他退下,而后特意招了陆隆上殿前来询问。这次军演,张玉特意来跟他说了一下,说是这个陆隆弄了一个六甲阵。
  张玉自己试过了,这六甲阵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效果十分突出。
  直白说就是士卒呈现六星芒的方式散开,一组中前排士卒拿盾牌,用来抵挡敌方的砍杀,身后左右三位分别拿长刀与长矛,这是用来砍杀跟推进敌方的。而在身后则是拿一种特殊甩出去的多角弯钩与长刀,这是专门用来钩跟砍马腿的。
  这六角阵听鼓声而行。
  对方骑兵冲过来时就各自有序散开,等骑兵分散而追。前面的盾牌手顶住小股骑兵第一波攻击。随后末尾身材精壮又矮小一些的士卒快速切换位置,立马甩出弯钩勾勒马腿,等马匹受惊再挥刀立即砍马。一旦马上骑兵跌落,就立即与队伍二排位置,二排士卒就用长矛刺杀落马士卒。
  以此反复,袭杀小股骑兵后,又听鼓声汇聚在一起,而后再大面积向对方散落骑兵逼近。
  李昀听着陆隆一点点地讲解,倒也对这个时代的军阵有了一定的了解。
  看似简单,可实际训练起来也不简单。
  比如前面的盾牌手,必须要全魁梧高壮力气极大之人,二排长矛手则需要手长懂得应变的好手,三排身高则相对要矮小可力气偏偏不能小。
  这些人还得配合默契,闻鼓而散闻鼓而聚。最重要的是胆气一定要足,不然对面骑兵轰隆隆地冲过来,胆气不足的人就一股脑吓跑吓软了,那这军阵就算是费了。
  “不错,这六甲阵未来大有可为。”李昀勉励了几句。
  陆隆激动得面色涨红,他这军阵能上达天听,简直让他恨不得士为知己者死。等陆隆极为兴奋地小心退出宫殿后,李昀招来董海川,他想出宫溜达溜达。
  马上要过年了,整个洛京热闹得很。
  现在明都刚刚结束军演,各地来观看的人还没离开,外面的乡民太过驳杂,这会儿出去不是很安全。
  董海川为难地踌躇了下,可还是没把担忧的话说出口。
  还是那句话,李昀的权势跟光环太过隆重了,他所决定的事压根就没人敢反驳他。
  郑公虽然是秘阁六人之一,可他年老体衰,基本不再问事。而骞公,向来与陛下一心。
  其余人就更不必说了。
  董海川心里转了几个弯,只能快速叫人是寻了一身寻常的衣服给李昀拿来,又通知了范旭,让他提前派锦衣卫在明都之外的街道各处埋伏下人手,又让赵越等人也换好衣服,与李昀一同出游。
  一众人小心就宫门而出,李昀又去吃了牢丸。
  那店老板在李昀还只是汉阳郡小公子的时候就说过,他这总店要跟着李氏治下搬。如今李昀立都洛京,这牢丸店总铺果然也搬了过来。
  等吃完,李昀到处走了走,发现街上竟然有人在卖烤番薯了。当下,李昀也叫董海川去买了两个。
  这番薯比不上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红心番薯,没那么的甜糯水润。不过这白番薯口感更加绵密,虽然有些干,吃着倒也不错。
  李昀走走停停,竟然发现了骞阜,这不是骞珪的小儿子嘛。
  “义山义山。”李昀叫了两声。
  骞阜之前在秘书办行走过,这会儿听到熟悉的声音吓一跳,一个扭头果然看到陛下。
  他整个人差点跳起来。
  快速冷静下来后,他左右环顾了两圈才急匆匆走过来,想行礼又怕暴露陛下身份,只能擦着冷汗道:“您…您怎么出来了,还是快回去吧,这里人太多了,我爹要是知道了,恐怕又得追着您说。”
  第249章 马义集团对李氏都有ptsd了
  “别急。”李昀笑着把其中一个烤番薯递给骞阜,“吃过不,味道不错的。”
  骞阜傻乎乎地接过来,半天才无奈叹了口气,“公子逛完就早点回去,您的安全最重要。”
  看到骞阜就是缘分,李昀索性拉着他一起闲逛起来。
  走了一圈,发现新开办在明都的大笑曲楼今天的曲目竟然有褚二妹救父,当下感兴趣道:“这什么时候排出来的?”
  之前智取许县,从而使张並、祝钦自焚而死,这主意虽然是燕筝出的,可上述报告中也出现了褚二妹的名字。
  不管是燕筝也好,孙亚也罢,都说这小姑娘年纪虽然小,却有一股子急智,性格也比较坚毅,以后说不准是个可造之才。而且她虽然没在许县见到自己的父亲,可阴差阳错之下却也要自己父亲平安归家了,真可以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今褚二妹正在四方书院读书,只看她日后前途。
  李昀记性不错,这小姑娘的名字一闪而过,就听骞阜笑道:“上次许县的事咱们报纸除了战事分析外,还有人以此为背景写了不少故事。这褚二妹的事尤其传得开,就有编曲人排了曲目,这段时间可是畅销。”
  李昀听了有趣,索性就拉着骞阜进了大笑曲楼。
  二人看了一个下午,李昀忙里偷闲,结束后索性跟骞阜一起去骞府那儿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