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74节
他就轻轻敲了敲桌子,勾回刘庄头的魂儿,说道:“我正想给外祖家捎些东西,两家重新走动亲香起来。你带来的人有哪个可靠,叫他们替我跑一趟,若他们不成,你就亲自跑一趟,帮我把东西送过去吧。”
刘庄头猛地抬头,失声问道:“我、我们能去榆林了?”
是啊,现在的崔家不是原来的崔家了,崔大人不在,徐家的继室也休了,崔家真正做主的是他们家姑娘生的小公子了!
刘庄头抬头看着崔燮,眼中泪光微动:“小的愿意去,小的家里从祖上就是刘家的家生子,再没有比小的更合适到那家里的。”
你熟悉刘家就太好了!
崔燮朝他露出一个纯洁的笑容,从墙边取下一面木板和削得尖尖的铅笔,在木板上铺了纸,翘起二郎腿支撑着板子说:“那你快给我讲讲外祖家那些亲人的年纪相貌、性情爱好……我从未见过他们,你多说些,我好斟酌词句给他们写信。”
第119章
刘庄头也有许多年没有刘家的消息, 唯记得刘家搬去榆林的时候, 家里三位小爷中唯有大爷刘策成了亲,娶了同僚的女儿秦氏。搬到榆林之后派人来送了几次消息, 说是二爷刘况因在一次蒙古人攻城时立了功, 得了当地周镇抚赏识, 把女儿周氏嫁给他了。
那时虽因为榆林离着远,又常遭袭, 连关内的路也不大安全, 崔家往那边去的不多,但两家还是有来有往的。
再后来就是刘夫人难产过世, 刘家人从边关赶来吊唁的事了。榆林那边不比桃源口这边轻闲, 当时正有蒙古人掠边, 刘家的男丁要在营中待命,没过来奔丧,却是连刚进门不过几个月的三夫人都跟着来了。
那边得到消息本就晚,又因为边关有战事, 拖了几个月才来, 到崔家时刘夫人早已下葬了。崔榷又嫌刘家礼数不周, 又嫌这么大的事没个男人主持,几个女眷带着仆人自己就来家了,当时又忙着娶继室主持中馈,私下发作了一顿,不肯去见刘家的人。
刘家几位奶奶受此冷落,心里也有怨气。大奶奶秦氏索性带弟妹家人到刘夫人坟上哭了一场, 找娘家哥哥到崔家说话,逼着崔榷善待前房之子。
但闹了这一趟之后,两家也断了往来,连信也不通了。
崔燮拿铅笔满满地记了几页纸,把他说的三位舅舅和舅母的形貌、性情记下。但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大舅也就二十出头,三舅才十四五,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又驻守在大明最危险荒凉的边关,恐怕外表、性情都有变化。
刘家外祖父母那时都是四十许人了,也不知这些年有什么变故没有。
崔燮默默思忖了一阵,又问他:“从前的事也不必说了,我做晚辈的,必定是要先送上自己的心意,没的总叫长辈惦记我。外祖父与几位舅父舅母喜欢什么?是买京里的东西好,还是回县里捎些特产?还有秦家舅舅……”
照理说也该谢谢人家替小崔燮出头,可是总不能因为秦家大舅打过他爹,他做儿子心怀感激,特地送礼联络感情吧?
这个人情还是记在秦舅母身上吧。
他叹了口气,拿笔速记着外家亲戚们的喜好,随手写下要送的、要买的东西。家里这几个店铺卖的、田里出的,尽都能拿去作表礼,不过刘家男丁在外头当将官,应当还需要些军械和战场防护的东西吧?
崔燮自己在王家学过骑马和兵器,见过兴屯右卫的士兵们训练时穿胖袄、棉甲、皮甲什么的。他们普通人不能随便买卖军械,恐怕也不方便买钢铁,但家里正好产棉花,可以送些棉花、牛皮给他们做软甲。
那礼单最后满满写了一张纸,从日用的吃食、烧酒、衣料、棉花、皮张写到京里时兴的《六才子三国》和各色笺纸,能写的都写了。看看最后实在想不出什么了,才停下笔问刘庄头:“这些够不够?”
刘庄头接过来看了看,摇头道:“这也太多了,哪有外生孩儿给姥姥家送这么些东西的。咱们……刘家也不缺这个,老千户、老太太他们只是想你这个外孙子罢啦,你写封信过去他们就高兴的。”
要是他能亲自去一趟,叫二老和几位爷、奶奶们看看,恐怕刘家才更高兴。
他也知道崔燮正在监里读书,又要照应行动不便的亲爷奶,和几个没长成的弟妹,这时候是绝不可能抽身去边关的,却还忍不住叹了一声:“公子长得随舅家,这么个好模样,若能叫他们见一见,哪儿有不喜欢的?”
刘庄头这话说的也有点太实在了。长得随舅家就喜欢,随了崔参议就不喜欢了吗?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有心画个自画像一块儿送过去,心里却忽然冒出个念头:刘家真正想看的不是他的画像,而是当初嫁过来的女儿的吧?
他下意识转了一圈笔,倾身问道:“你记得……你家里的老人、媳妇记得我母亲长什么样么?我想听她们说说。”
刘庄头重重点头:“记得!当初我老婆就是伺候夫人梳头的,她现在还时不时提起家里的事,提起来就要哭一场……她也跟我进来给公子磕头了,公子要见,我这就去叫她来!”
他这次进崔家有意要看看崔燮,所是带来的都是刘家陪房来的人,倒没带佃户。崔燮便叫他们都到堂上坐了坐,叙了叙寒温,而后单留下刘庄头的老婆,问她刘夫人的样貌。
她是刘夫人陪嫁的丫鬟,当初两人相伴着长了几年,如今说起来,音容笑貌依然宛在眼前似的:“夫人是个小鼓脸儿,颧骨藏在肉里,秀秀气气的,眉毛天生的就是一对小山眉,又细又弯,眼也亮,眼睛一转跟流波似的……”
崔燮不得不打断她充满艺术气息的表述,桌边斜支着木板当画架,一面定出半身像的构图,一面细问:“母亲是圆脸、鹅蛋脸还是瓜子脸?鼻子高矮?鼻头是圆的尖的,两鼻翼宽不宽?眼睛是大还是小?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嘴唇不上妆是什么样的……”
他叫刘嫂坐到自己身边,随时纠正画错的地方,有问题的就用馒头擦掉重画。
这铅笔芯软,笔秃得快,他画几笔就拿小刀削一下,笔尖削成略扁而尖的梯形,稍微一转就能拉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画到中途,五官和眼、鼻的轮廓定下,稍稍打了眉眼、鼻梁的阴影,这幅人像已经看得出肖似生人了。
刘嫂看着他勾勾画画就画出了自己记忆中的姑娘,顿时惊叹道:“公子这是怎么画的,怎么听我说几句就能把娘子的模样画得跟活的一样,莫不是佛菩萨怜你孝心,冥冥中指点你画出她的像吧?”
崔燮不愿随便搞这种封建迷信的东西,摇头道:“哪个人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纵是小有差别,大体上还不都是那样儿。我虽没见过母亲,但从小想着她,已在心中描摩过无数种五官模样了,如今也不过是把我想出的其中几种样子摘出来拼在一块儿,自然容易画的像。”
他刚发明出铅笔,不敢太激进地把素描技术完整推出来,便停了手,又问了她刘夫人脸上颧骨、肌肉走向,习惯的妆容,随手记在纸边,准备回去勾线上色,放在表礼中送去刘家。
两人又说了说给女眷送礼的事,崔燮掀开画纸在底下补充了几样,拿着礼单和画跟她道了声谢:“多亏刘嫂来跟我说这些,我才能画出这画来。这回又要劳刘庄头替我跑一趟榆林,累你在家不安,是我亏待你们了。我回头便叫人多支一份银子给你们安家。”
刘嫂连连摆手,“吓”了一声:“怎么敢当公子的厚赐!我能再看见夫人的画像,已经是前世修得的福份了。公子若要赏,就赏我汉子也看看这副画儿吧。”
崔燮笑道:“等画好了再给他看。天色不早了,你先去歇歇,明日领了银子再回家吧。”
打发家人回去后,他才回到房里,把那张素描按着刘嫂的提示继续补完。而后对着它设计构图,画了一张刘夫人带着孩子站在花石间的彩图。
那孩子自然就是小崔燮了。
崔燮先对着镜子画了自画像当底稿,却又刻意把脸画的更圆、眼睛稍稍画大,将身材比例定在六头身左右,正是个十三四岁少年该有的比例。
这副画像比不得他给谢瑛画的那两张,也可能不完全像刘夫人,但在大明也该算是写实版的肖像了。但愿刘家二老和长辈们看见这幅画像能略有些安慰,不至于思念女儿和外孙时连个寄托都没有。
而他这个家里,也终于也有了一副刘夫人的画像,供后人怀念了。
崔燮感叹一声,卷起彩图,找了个搁卷轴的纸筒盛放,又拿油纸包好素描稿,精心收进柜子里。
处置好这些,他才换了衣裳,出去主持崔家的中秋夜宴。
虽然这家里少了男女主人和一个少爷,可中秋团圆夜也是要照过的。
陆先生本也打算在他家过节的。他北漂在京城考科举,一直未第,这几年都是跟着崔家过。今年却因崔参议不在,这家里出了一个崔燮都是些妇孺,他待着也别扭,索性跟几个北漂的同年找地方吃酒,在外头过一夜再回来。
他不在,家里就真正都是老幼妇孺。连崔燮这个顶门立户的大哥都还没及冠,按传统意义不算成年的。宋先生虽是寡居,却也三四十许人,年纪大了,不似少年守寡的那么讲究,这天难得佳节,也跟他们坐了一席。
崔老太爷也来到院子里,多少年来也第一次在外头赏着了月亮。
崔燮带人搬挪纸屏,在院子里专给他圈出一一条通道,架上宽大的纸阁。顶上糊着最薄透的棉纸浸的油纸,内外都挂上贝壳磨的明瓦灯,又敞亮又方便。
那纸薄的真跟透明的一样,又挡风又不碍的看风景,抬头就能清楚地看见月光。
他们家虽然没备丝竹,隔壁邻居却都吹吹唱唱的,清风送着乐声过墙,幽微断续,也别有一番韵味。
老太爷独自占了一阁,其他人则在他下首围桌而坐。老太太带着和哥坐在上头,宋先生这个客人坐在下首,崔燮和云姐两人在中间对桌相陪。
连那几个妾也在下头单开一席,热热闹闹地吃酒赏月,倒带得院子里多了几分人气。
主桌上摆的是十二碟、六簋、六点心的席面,有鱼有鸡有鹅有蟹,又有淡菜、火腿、鱼翅等南货。干货有不少是谢家送来的,比往年自家铺子里拿来的都好,酒也是拿蒸酒器蒸过几遭的醇酒,味道清冽纯正。
宋先生都不禁赞了一声:“原先在张家也常吃烧酒,都没有这样的味道,贵府的东西果然不同。”
云姐连忙起身给先生斟酒,这一起身都是香风袭人,描画得极精细的眉眼也叫灯光照得清楚。崔燮正在她对桌坐着,看见她那涂得有点儿宽,却实实显得眼睛又大又亮的黑眼圈,不禁问道:“你又去跟咱们邻居学画新妆容了?”
云姐抬手摸了摸脸,抿着嘴低头,有些害羞地说:“这倒不是跟许姐姐、常姐姐她们学的,是今天先生带我去兄长同窗的张先生家做客时,张家姐姐给我画的。这眼线膏听说是锦荣堂新出之物,极难买的,还是她兄弟特地替她寻来的。”
张姑娘真是技术性人才啊,这眼线膏才出来几天,她都能上手给别人画了!
云姐这么说,该不会是也想要了吧?
反正是自家的东西,又是纯中草药调制出来的,不伤皮肤,崔燮就许给她回头多拿几盒给她玩,送人也可以。安抚好了妹妹,又举杯跟宋先生警酒:“我这妹子年纪小,还不懂事,只知贪玩,以后盼先生好生教导。”
宋先生淡淡一笑:“云姐亦是个稳重懂事的孩子,大公子不用担心。我能教的也不多,就尽力叫她学些礼仪、读些诗书,多与人来往,见见世面罢了。”
崔燮自己也不懂女孩该怎么教,只看着妹妹仪态比平常更好看了,说话也有底气,便觉得先生教得不错,托付道:“那以后还要劳烦先生多带舍妹出去了。我们家这个情况,她也没什么交好的朋友家可去,小小年纪难免寂寞。”
宋先生道:“我毕竟是寡妇人家,也不好到不相识的人家去。幸而与张家还算相熟,她家女儿与令妹年纪差相仿佛,倒也玩得到一处。将来或有请人来陪伴令妹的机会,不知公子是不同意?”
崔燮笑道:“那也是好事。只是家里人少,老夫人身体又不好,若真有人来舍下,还要请先生帮忙招待了。”
宋先生道:“我知道公子的为难,只盼着公子早日成亲,这家里才有个做人家的样子。”
崔燮心里是有成亲的人选,可惜还不能公开提,只笑了笑说:“我家这个状况宋先生也看的见。我作大哥的,总要支应到弟妹们都成了家再作打算,总不能我先成了亲,把家里的产业挖空了,叫他们没着落吧?”
他微微一笑,笑得云姐又羞又恼,和哥还懵懵懂懂地不知怎么回事。宋先生却知道他这话里的辛酸,怜惜地说:“我年纪大了,也不怕说你一句——也许你只是缘份未到,缘份到了你自然就能成亲了,自有那不计贫富的人愿意跟你。”
嗯,已经有一个了。
吃过晚饭,女子们在庭中拜月时,崔燮也坐在小院一块假山上看着月亮,悄悄哼着走调的曲子。
不能成亲、暂时不能见面又怎么样?宫墙里外,还不是同照这一轮明月?
第120章
中秋节陆先生虽然跟同年去玩了, 但他也不曾忘了为人师表的责任, 是给学生们都留了作业才走的。
节日过去,和哥乖乖地交了一沓大字, 背了一百字的千字文;崔启虽不用考学, 也得背几篇古文, 养胸中文气精神。这俩人都是白天上学,崔启到午后就要去打工, 和哥也只学到申初就能休息。到晚饭后, 就轮到崔燮带着作业过去请他点评了。
题目虽是最普通的赏月诗,但千古以来人人都写, 写的不是月, 而是望月时的情怀。有人望月思归, 有人望月怀人,有人感伤时事,看诗词就能看出人的胸襟品性。
陆举人接过卷子,拿出一管小笔, 边看边蘸着朱砂在卷子上点点儿。
崔燮那诗虽还写不出有什么值得画圈的佳句, 却也意思质朴, 文字清通,感情内敛得恰符合台阁体中正平和的要求。虽然见着明月就写离别是大俗的手法,可他写的不甚哀苦,还能看出心底宽阔,值得点个点儿表扬一下。
他写的是:“宇内清光满,高风动露蝉。秋从此夜重, 月向离人圆。今古同一照,江山各自妍。登楼无所拜,唯忆转流年。”
陆先生看着看着便摇头笑了起来:“叫你先严守格律练着,你倒是自己就用起拗救的法子了,怎么,实在捡不出词来了么?”
崔燮笑道:“是我写得不好。本想写‘秋从今夜重,月向远人圆’,却又觉着‘今’字与后面重了,于是改用了将今这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对句该仄声的改用平声。”
而且这个“离人”写的是他自己,可不是崔参议跟他那小儿子。他现在就站在北京地面上,离着自己穿越前的宿舍才七八公里,也不算个“远人”,只是离开了从前的时代和环境罢了。
待在同样的北京城里,却远隔五百多年的时光,可触而不可及。若是朝后穿越,还能看看自己生活时代的遗迹,可穿到五百多年前的成化朝,却是除了一本化学书、几部网络小说,满满一硬盘的小电影,就什么念想都没有了……
剥离开日常忙碌的工作、学习和几乎占据了所有闲暇心思的那份感情,在他心底深处盘旋不去的,其实也还是对穿越前那个世界的思念。
崔燮暗叹了一声,一旁判卷子的陆先生也长叹了一声。
陆举人自己就是背景离乡,为着科举飘在北京的。他家里也有妻儿老小,月到中秋,离愁别绪重重压在心底,这样最俗套的离人之思却恰恰勾起他自己的心思来。
他将那首诗看完了,画了几个点,指着文字讲解哪里对得不工整,哪里意思又和秋思的心境不合。
“今古同一照,江山各自妍”这句对的便不够工稳:从文字上,“今古”对“江山”就有些勉强,从节律上,同一照与各自妍连节拍都对不上,可谓是极不工整了。
这句又偏是颈联,一首之间别句都可以不对仗或是对得不工稳,这句却一定要对得工整精致。且在对句时又以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意思必定要有区别,若是字字相对而意思相同,又称为“合掌对”,叫人笑话了。
崔燮连连点头,解释道:“是我只想着古今江山变迁的意思,对得不工整了。”
写这句时他想到自己是看过五百年前后两轮月亮的人,月亮还是那个几亿年不变的月亮,两个时代的生活却是完全不同,一时有感慨而发,倒没怎么修饰文字。
陆先生笑道:“写诗又不是写文章,要阐发圣贤的意思,只要写自己的情思就够了。你要写离愁,就从小处写起,譬如见欢宴而思远人,如闻秋声而惊别离之类,不用动辙就写今古变迁。你小小年纪,连一个人的人生起落都还没见过……”
他说着说着忽然想起,崔燮虽然没见过什么江山易代,却是真经过人生大起大落,比他这个几试不第的举人经历还丰富的——起码他这辈子就没进过宫墙。
他悄悄把剩下的教导咽回去,轻咳一声,转说起了拗救之法律:“一味讲究格律,确实容易拘束思路,既然你已经知道如何救拗句了,索性我正经给你讲一遍吧。”
刘庄头猛地抬头,失声问道:“我、我们能去榆林了?”
是啊,现在的崔家不是原来的崔家了,崔大人不在,徐家的继室也休了,崔家真正做主的是他们家姑娘生的小公子了!
刘庄头抬头看着崔燮,眼中泪光微动:“小的愿意去,小的家里从祖上就是刘家的家生子,再没有比小的更合适到那家里的。”
你熟悉刘家就太好了!
崔燮朝他露出一个纯洁的笑容,从墙边取下一面木板和削得尖尖的铅笔,在木板上铺了纸,翘起二郎腿支撑着板子说:“那你快给我讲讲外祖家那些亲人的年纪相貌、性情爱好……我从未见过他们,你多说些,我好斟酌词句给他们写信。”
第119章
刘庄头也有许多年没有刘家的消息, 唯记得刘家搬去榆林的时候, 家里三位小爷中唯有大爷刘策成了亲,娶了同僚的女儿秦氏。搬到榆林之后派人来送了几次消息, 说是二爷刘况因在一次蒙古人攻城时立了功, 得了当地周镇抚赏识, 把女儿周氏嫁给他了。
那时虽因为榆林离着远,又常遭袭, 连关内的路也不大安全, 崔家往那边去的不多,但两家还是有来有往的。
再后来就是刘夫人难产过世, 刘家人从边关赶来吊唁的事了。榆林那边不比桃源口这边轻闲, 当时正有蒙古人掠边, 刘家的男丁要在营中待命,没过来奔丧,却是连刚进门不过几个月的三夫人都跟着来了。
那边得到消息本就晚,又因为边关有战事, 拖了几个月才来, 到崔家时刘夫人早已下葬了。崔榷又嫌刘家礼数不周, 又嫌这么大的事没个男人主持,几个女眷带着仆人自己就来家了,当时又忙着娶继室主持中馈,私下发作了一顿,不肯去见刘家的人。
刘家几位奶奶受此冷落,心里也有怨气。大奶奶秦氏索性带弟妹家人到刘夫人坟上哭了一场, 找娘家哥哥到崔家说话,逼着崔榷善待前房之子。
但闹了这一趟之后,两家也断了往来,连信也不通了。
崔燮拿铅笔满满地记了几页纸,把他说的三位舅舅和舅母的形貌、性情记下。但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大舅也就二十出头,三舅才十四五,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又驻守在大明最危险荒凉的边关,恐怕外表、性情都有变化。
刘家外祖父母那时都是四十许人了,也不知这些年有什么变故没有。
崔燮默默思忖了一阵,又问他:“从前的事也不必说了,我做晚辈的,必定是要先送上自己的心意,没的总叫长辈惦记我。外祖父与几位舅父舅母喜欢什么?是买京里的东西好,还是回县里捎些特产?还有秦家舅舅……”
照理说也该谢谢人家替小崔燮出头,可是总不能因为秦家大舅打过他爹,他做儿子心怀感激,特地送礼联络感情吧?
这个人情还是记在秦舅母身上吧。
他叹了口气,拿笔速记着外家亲戚们的喜好,随手写下要送的、要买的东西。家里这几个店铺卖的、田里出的,尽都能拿去作表礼,不过刘家男丁在外头当将官,应当还需要些军械和战场防护的东西吧?
崔燮自己在王家学过骑马和兵器,见过兴屯右卫的士兵们训练时穿胖袄、棉甲、皮甲什么的。他们普通人不能随便买卖军械,恐怕也不方便买钢铁,但家里正好产棉花,可以送些棉花、牛皮给他们做软甲。
那礼单最后满满写了一张纸,从日用的吃食、烧酒、衣料、棉花、皮张写到京里时兴的《六才子三国》和各色笺纸,能写的都写了。看看最后实在想不出什么了,才停下笔问刘庄头:“这些够不够?”
刘庄头接过来看了看,摇头道:“这也太多了,哪有外生孩儿给姥姥家送这么些东西的。咱们……刘家也不缺这个,老千户、老太太他们只是想你这个外孙子罢啦,你写封信过去他们就高兴的。”
要是他能亲自去一趟,叫二老和几位爷、奶奶们看看,恐怕刘家才更高兴。
他也知道崔燮正在监里读书,又要照应行动不便的亲爷奶,和几个没长成的弟妹,这时候是绝不可能抽身去边关的,却还忍不住叹了一声:“公子长得随舅家,这么个好模样,若能叫他们见一见,哪儿有不喜欢的?”
刘庄头这话说的也有点太实在了。长得随舅家就喜欢,随了崔参议就不喜欢了吗?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有心画个自画像一块儿送过去,心里却忽然冒出个念头:刘家真正想看的不是他的画像,而是当初嫁过来的女儿的吧?
他下意识转了一圈笔,倾身问道:“你记得……你家里的老人、媳妇记得我母亲长什么样么?我想听她们说说。”
刘庄头重重点头:“记得!当初我老婆就是伺候夫人梳头的,她现在还时不时提起家里的事,提起来就要哭一场……她也跟我进来给公子磕头了,公子要见,我这就去叫她来!”
他这次进崔家有意要看看崔燮,所是带来的都是刘家陪房来的人,倒没带佃户。崔燮便叫他们都到堂上坐了坐,叙了叙寒温,而后单留下刘庄头的老婆,问她刘夫人的样貌。
她是刘夫人陪嫁的丫鬟,当初两人相伴着长了几年,如今说起来,音容笑貌依然宛在眼前似的:“夫人是个小鼓脸儿,颧骨藏在肉里,秀秀气气的,眉毛天生的就是一对小山眉,又细又弯,眼也亮,眼睛一转跟流波似的……”
崔燮不得不打断她充满艺术气息的表述,桌边斜支着木板当画架,一面定出半身像的构图,一面细问:“母亲是圆脸、鹅蛋脸还是瓜子脸?鼻子高矮?鼻头是圆的尖的,两鼻翼宽不宽?眼睛是大还是小?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嘴唇不上妆是什么样的……”
他叫刘嫂坐到自己身边,随时纠正画错的地方,有问题的就用馒头擦掉重画。
这铅笔芯软,笔秃得快,他画几笔就拿小刀削一下,笔尖削成略扁而尖的梯形,稍微一转就能拉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画到中途,五官和眼、鼻的轮廓定下,稍稍打了眉眼、鼻梁的阴影,这幅人像已经看得出肖似生人了。
刘嫂看着他勾勾画画就画出了自己记忆中的姑娘,顿时惊叹道:“公子这是怎么画的,怎么听我说几句就能把娘子的模样画得跟活的一样,莫不是佛菩萨怜你孝心,冥冥中指点你画出她的像吧?”
崔燮不愿随便搞这种封建迷信的东西,摇头道:“哪个人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纵是小有差别,大体上还不都是那样儿。我虽没见过母亲,但从小想着她,已在心中描摩过无数种五官模样了,如今也不过是把我想出的其中几种样子摘出来拼在一块儿,自然容易画的像。”
他刚发明出铅笔,不敢太激进地把素描技术完整推出来,便停了手,又问了她刘夫人脸上颧骨、肌肉走向,习惯的妆容,随手记在纸边,准备回去勾线上色,放在表礼中送去刘家。
两人又说了说给女眷送礼的事,崔燮掀开画纸在底下补充了几样,拿着礼单和画跟她道了声谢:“多亏刘嫂来跟我说这些,我才能画出这画来。这回又要劳刘庄头替我跑一趟榆林,累你在家不安,是我亏待你们了。我回头便叫人多支一份银子给你们安家。”
刘嫂连连摆手,“吓”了一声:“怎么敢当公子的厚赐!我能再看见夫人的画像,已经是前世修得的福份了。公子若要赏,就赏我汉子也看看这副画儿吧。”
崔燮笑道:“等画好了再给他看。天色不早了,你先去歇歇,明日领了银子再回家吧。”
打发家人回去后,他才回到房里,把那张素描按着刘嫂的提示继续补完。而后对着它设计构图,画了一张刘夫人带着孩子站在花石间的彩图。
那孩子自然就是小崔燮了。
崔燮先对着镜子画了自画像当底稿,却又刻意把脸画的更圆、眼睛稍稍画大,将身材比例定在六头身左右,正是个十三四岁少年该有的比例。
这副画像比不得他给谢瑛画的那两张,也可能不完全像刘夫人,但在大明也该算是写实版的肖像了。但愿刘家二老和长辈们看见这幅画像能略有些安慰,不至于思念女儿和外孙时连个寄托都没有。
而他这个家里,也终于也有了一副刘夫人的画像,供后人怀念了。
崔燮感叹一声,卷起彩图,找了个搁卷轴的纸筒盛放,又拿油纸包好素描稿,精心收进柜子里。
处置好这些,他才换了衣裳,出去主持崔家的中秋夜宴。
虽然这家里少了男女主人和一个少爷,可中秋团圆夜也是要照过的。
陆先生本也打算在他家过节的。他北漂在京城考科举,一直未第,这几年都是跟着崔家过。今年却因崔参议不在,这家里出了一个崔燮都是些妇孺,他待着也别扭,索性跟几个北漂的同年找地方吃酒,在外头过一夜再回来。
他不在,家里就真正都是老幼妇孺。连崔燮这个顶门立户的大哥都还没及冠,按传统意义不算成年的。宋先生虽是寡居,却也三四十许人,年纪大了,不似少年守寡的那么讲究,这天难得佳节,也跟他们坐了一席。
崔老太爷也来到院子里,多少年来也第一次在外头赏着了月亮。
崔燮带人搬挪纸屏,在院子里专给他圈出一一条通道,架上宽大的纸阁。顶上糊着最薄透的棉纸浸的油纸,内外都挂上贝壳磨的明瓦灯,又敞亮又方便。
那纸薄的真跟透明的一样,又挡风又不碍的看风景,抬头就能清楚地看见月光。
他们家虽然没备丝竹,隔壁邻居却都吹吹唱唱的,清风送着乐声过墙,幽微断续,也别有一番韵味。
老太爷独自占了一阁,其他人则在他下首围桌而坐。老太太带着和哥坐在上头,宋先生这个客人坐在下首,崔燮和云姐两人在中间对桌相陪。
连那几个妾也在下头单开一席,热热闹闹地吃酒赏月,倒带得院子里多了几分人气。
主桌上摆的是十二碟、六簋、六点心的席面,有鱼有鸡有鹅有蟹,又有淡菜、火腿、鱼翅等南货。干货有不少是谢家送来的,比往年自家铺子里拿来的都好,酒也是拿蒸酒器蒸过几遭的醇酒,味道清冽纯正。
宋先生都不禁赞了一声:“原先在张家也常吃烧酒,都没有这样的味道,贵府的东西果然不同。”
云姐连忙起身给先生斟酒,这一起身都是香风袭人,描画得极精细的眉眼也叫灯光照得清楚。崔燮正在她对桌坐着,看见她那涂得有点儿宽,却实实显得眼睛又大又亮的黑眼圈,不禁问道:“你又去跟咱们邻居学画新妆容了?”
云姐抬手摸了摸脸,抿着嘴低头,有些害羞地说:“这倒不是跟许姐姐、常姐姐她们学的,是今天先生带我去兄长同窗的张先生家做客时,张家姐姐给我画的。这眼线膏听说是锦荣堂新出之物,极难买的,还是她兄弟特地替她寻来的。”
张姑娘真是技术性人才啊,这眼线膏才出来几天,她都能上手给别人画了!
云姐这么说,该不会是也想要了吧?
反正是自家的东西,又是纯中草药调制出来的,不伤皮肤,崔燮就许给她回头多拿几盒给她玩,送人也可以。安抚好了妹妹,又举杯跟宋先生警酒:“我这妹子年纪小,还不懂事,只知贪玩,以后盼先生好生教导。”
宋先生淡淡一笑:“云姐亦是个稳重懂事的孩子,大公子不用担心。我能教的也不多,就尽力叫她学些礼仪、读些诗书,多与人来往,见见世面罢了。”
崔燮自己也不懂女孩该怎么教,只看着妹妹仪态比平常更好看了,说话也有底气,便觉得先生教得不错,托付道:“那以后还要劳烦先生多带舍妹出去了。我们家这个情况,她也没什么交好的朋友家可去,小小年纪难免寂寞。”
宋先生道:“我毕竟是寡妇人家,也不好到不相识的人家去。幸而与张家还算相熟,她家女儿与令妹年纪差相仿佛,倒也玩得到一处。将来或有请人来陪伴令妹的机会,不知公子是不同意?”
崔燮笑道:“那也是好事。只是家里人少,老夫人身体又不好,若真有人来舍下,还要请先生帮忙招待了。”
宋先生道:“我知道公子的为难,只盼着公子早日成亲,这家里才有个做人家的样子。”
崔燮心里是有成亲的人选,可惜还不能公开提,只笑了笑说:“我家这个状况宋先生也看的见。我作大哥的,总要支应到弟妹们都成了家再作打算,总不能我先成了亲,把家里的产业挖空了,叫他们没着落吧?”
他微微一笑,笑得云姐又羞又恼,和哥还懵懵懂懂地不知怎么回事。宋先生却知道他这话里的辛酸,怜惜地说:“我年纪大了,也不怕说你一句——也许你只是缘份未到,缘份到了你自然就能成亲了,自有那不计贫富的人愿意跟你。”
嗯,已经有一个了。
吃过晚饭,女子们在庭中拜月时,崔燮也坐在小院一块假山上看着月亮,悄悄哼着走调的曲子。
不能成亲、暂时不能见面又怎么样?宫墙里外,还不是同照这一轮明月?
第120章
中秋节陆先生虽然跟同年去玩了, 但他也不曾忘了为人师表的责任, 是给学生们都留了作业才走的。
节日过去,和哥乖乖地交了一沓大字, 背了一百字的千字文;崔启虽不用考学, 也得背几篇古文, 养胸中文气精神。这俩人都是白天上学,崔启到午后就要去打工, 和哥也只学到申初就能休息。到晚饭后, 就轮到崔燮带着作业过去请他点评了。
题目虽是最普通的赏月诗,但千古以来人人都写, 写的不是月, 而是望月时的情怀。有人望月思归, 有人望月怀人,有人感伤时事,看诗词就能看出人的胸襟品性。
陆举人接过卷子,拿出一管小笔, 边看边蘸着朱砂在卷子上点点儿。
崔燮那诗虽还写不出有什么值得画圈的佳句, 却也意思质朴, 文字清通,感情内敛得恰符合台阁体中正平和的要求。虽然见着明月就写离别是大俗的手法,可他写的不甚哀苦,还能看出心底宽阔,值得点个点儿表扬一下。
他写的是:“宇内清光满,高风动露蝉。秋从此夜重, 月向离人圆。今古同一照,江山各自妍。登楼无所拜,唯忆转流年。”
陆先生看着看着便摇头笑了起来:“叫你先严守格律练着,你倒是自己就用起拗救的法子了,怎么,实在捡不出词来了么?”
崔燮笑道:“是我写得不好。本想写‘秋从今夜重,月向远人圆’,却又觉着‘今’字与后面重了,于是改用了将今这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对句该仄声的改用平声。”
而且这个“离人”写的是他自己,可不是崔参议跟他那小儿子。他现在就站在北京地面上,离着自己穿越前的宿舍才七八公里,也不算个“远人”,只是离开了从前的时代和环境罢了。
待在同样的北京城里,却远隔五百多年的时光,可触而不可及。若是朝后穿越,还能看看自己生活时代的遗迹,可穿到五百多年前的成化朝,却是除了一本化学书、几部网络小说,满满一硬盘的小电影,就什么念想都没有了……
剥离开日常忙碌的工作、学习和几乎占据了所有闲暇心思的那份感情,在他心底深处盘旋不去的,其实也还是对穿越前那个世界的思念。
崔燮暗叹了一声,一旁判卷子的陆先生也长叹了一声。
陆举人自己就是背景离乡,为着科举飘在北京的。他家里也有妻儿老小,月到中秋,离愁别绪重重压在心底,这样最俗套的离人之思却恰恰勾起他自己的心思来。
他将那首诗看完了,画了几个点,指着文字讲解哪里对得不工整,哪里意思又和秋思的心境不合。
“今古同一照,江山各自妍”这句对的便不够工稳:从文字上,“今古”对“江山”就有些勉强,从节律上,同一照与各自妍连节拍都对不上,可谓是极不工整了。
这句又偏是颈联,一首之间别句都可以不对仗或是对得不工稳,这句却一定要对得工整精致。且在对句时又以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意思必定要有区别,若是字字相对而意思相同,又称为“合掌对”,叫人笑话了。
崔燮连连点头,解释道:“是我只想着古今江山变迁的意思,对得不工整了。”
写这句时他想到自己是看过五百年前后两轮月亮的人,月亮还是那个几亿年不变的月亮,两个时代的生活却是完全不同,一时有感慨而发,倒没怎么修饰文字。
陆先生笑道:“写诗又不是写文章,要阐发圣贤的意思,只要写自己的情思就够了。你要写离愁,就从小处写起,譬如见欢宴而思远人,如闻秋声而惊别离之类,不用动辙就写今古变迁。你小小年纪,连一个人的人生起落都还没见过……”
他说着说着忽然想起,崔燮虽然没见过什么江山易代,却是真经过人生大起大落,比他这个几试不第的举人经历还丰富的——起码他这辈子就没进过宫墙。
他悄悄把剩下的教导咽回去,轻咳一声,转说起了拗救之法律:“一味讲究格律,确实容易拘束思路,既然你已经知道如何救拗句了,索性我正经给你讲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