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40节
“是!”这样的吩咐,对此时的喦脱而言,简直是仙乐,惊喜反转太多,也不多想了,立刻应道。
说完,便恭恭敬敬地退下銮驾,很快,又响起一阵快马而去的蹄声。听着那逐渐远去的动静,刘皇帝的目光冷漠极了。
就在当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城使王继恩,死于诏狱。这对皇城司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场堪称伤筋断骨的大整顿,随之展开,王继恩的徒子徒孙、心腹手下们,大多在后续整饬中被法办。皇城司由此声势大跌,但刘皇帝却说,从此之后,轻装上阵。
这样的变故,让旁观者瞠目结舌,很多官僚都不知道该不该喜,喜的是这一权阉死了,皇城司势衰,但这似乎并不是他们这些忠臣的努力,不过总体而言,还是该高兴的。
而没过几日,在刘皇帝五九大寿到来之前,横行内廷的内侍监、内侍行首喦脱,在执行刘皇帝一项普通差遣的过程中,人也没了,没得更突然。宫中传言颇多,但喦脱死了是确凿无疑的事,并且怎么死的很多人心里也都有数。
杀王继恩的原因,自不必多说,至于说喦脱,则要隐晦一些,但相比之下,喦脱是有些冤的。说开了,也就是一些诛心的原因,喦脱当然也干了不少犯忌讳的事,尤其在近些年,但真正让刘皇帝起杀心的,还是此人让刘皇帝察觉到了那颗不安分的心,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推波助澜……
当然,王继恩诏狱中的话,也同样提醒了刘皇帝,可谓杀心骤起,剧烈发作。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刘皇帝的时代,难以出现一次不杀人、不流血的政治风波……
第452章 终罢西征
或许有些让人讶异,王继恩与喦脱相继死后,刘皇帝是好生伤感了两日,甚至在无人的地方默默流了些眼泪。他哭的,或许并不是那两名老奴,而是过去几十年的回忆以及大好时光,毕竟,那二人是真正见证着他刘皇帝是如何走到当下的……
有些几十年的习惯,真不是轻易改变的,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人已没了,刘皇帝在这几日间,支使内侍之时,仍旧忍不住唤喦脱的名字,这既让身边人惶恐无措,也平添哀思。
喦脱之死,对刘皇帝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找一个替代者不难,难得是如何让刘皇帝习惯,但偏偏,他是大不习惯。
新的内侍行首名叫胡德,乃是秋华殿折贤妃的近侍太监,被刘皇帝强行讨要过来的,显然,刘皇帝信任的并不是此人,而是折贤妃。或许就连刘皇帝自己都意识到了,在故人凋零的当下,能够让他放心信任的人,连凤毛麟角都没有了,折贤妃显是其一。
因为此事,还惹得高贵妃吃了飞醋,毕竟如今高贵妃主持后宫事务,虽无皇后之名,却有其实。皇帝需要近侍,怎么着也该问问她的意见,即便退一步,贤妃能调教好奴仆,她秋华殿的人,难道就不够忠诚,就侍候不好官家了?
胡德也是资深太监了,还不满五十岁,年轻力壮的,“业务素质”就更不用提了,更重要的是,有一股敦厚端正的气质,一看就是贤妃身边出来的人。
但,人再好,也不是喦脱,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同时,关于自己身边的侍从掌班制度,刘皇帝又进行了更为严密、周全的改进,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原则,就是不得单人侍驾,尤其在他就寝之时,任何人单独靠近御榻,不论何由,即刻处死。
就是召后妃侍寝,也得有两名宫娥在旁看着,当然,以老皇帝的身体,早已是有心无力,那活儿早就不灵光了……但制度原则,就是如此。
刘皇帝这种种的规定安排,就反应出一个心理:总有刁民想害朕。王继恩临死前的提醒,作用是很大的,那被奴仆刺杀的辽国皇帝耶律璟之下场,的确值得引以为戒。
当年,消息传来之时,刘皇帝就已经有所警惕,同时总结其中的缘故,因此对于身边人,刘皇帝还算是宽厚的。但是,对于如今的老皇帝来说,连喦脱、王继恩都杀了,那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怀疑,所以,哪怕辛苦麻烦些,该防还得防着……
刘皇帝能接受自己老死、病死,绝不甘心因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意外”致死。刘皇帝如今这等晚年心态,怕是无人能够体会,同样的,也很难为人想象,老皇帝已魔怔到如此深重的地步。
刘皇帝近来的心情显然很差,看起来郁郁寡欢的,人也更加苍老了,就像一根快要烂到心的朽木。但这根朽木,即便腐烂了,也仿佛带着剧毒,更加让人畏惧。
旁人如何感想,刘皇帝已然浑不在意了,但有心无力的感觉,他却也品尝愈深。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怀疑自己还能否压服群臣,就越猜忌是否有人藐视天威、兴风作浪,就越要折腾出点动静,以显示他的存在。
这种心理,显然比从前还要严重,而若想让刘皇帝安分下来,恐怕得等到他折腾不动为止了。而与其他爱折腾的老皇帝相比,刘皇帝最大的不同,大抵是他在更多地折腾勋贵及官僚,对于普通小民,是尽可能不去打扰。
当然,这或许只是刘皇帝不太准确的自我认知,具体情形如何,看看今时之西北、西南,看看河陇、高昌、川蕃地区的局势,便有答案了。即便是安东,若无朝廷的供血支持,若无刘煦以大毅力、大才干苦心经营,安东未必是当下的安稳局面,极大可能会是大汉另一个流血点。
对这一点,刘皇帝显然认识得并不到位,因此,每每沉寂一段时间,就忍不住跳出来折腾,年纪越大,反不如青壮年时期沉稳镇定,就是这么个道理。
三月初五,距离刘皇帝寿诞就只有一日了。嘉庆节,年年都在过,但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过好,整体氛围不到位。但今年,却是明显大操大办了,似乎想通过一场喜诞去一去晦气。
当然,最重要的,这是刘皇帝五十九周岁,正式跨入花甲之年的关口,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大肆操办一番,也是理所当然。
宫廷内部,已然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了,各处都在张灯结彩,贴寿幅,请扫宫室路面,整个一派忙碌之景。当然,整个西京城,乃至整个大汉,也都是如此,至少从新任皇城使张彬的舆情汇报中可知,京畿士民们都是“喜气洋洋迎嘉庆,高高兴兴贺寿诞”,洛阳城百姓俱是喜笑颜开,可比宫廷内要热闹得多得多。
张彬接替王继恩担任皇城使,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刚发生了一场伤筋动骨般的大变故,规制、职权上又有大突破、大调整,需要一个资历足够又熟悉事务的人主持局面,不适合另外调人,于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张彬得以扶正,成为新一任的皇城使,成为又一个宫廷内外的风云人物。
副使与正使之间,只有半级的差距,然而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方才感受到其中的天差地别。当然,眼下的张彬可不敢太得意忘形,毕竟王继恩的下场可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他还不像王继恩与刘皇帝有那样深厚的主仆之情,至少不敢在初上位时表现得太跳脱,安安分分,兢兢业业,摆出一副勤恳任事的姿态……
暮春的阳光格外明媚,照得人心情都愉悦不少,刘皇帝拄着竹节,在太子刘旸的陪伴下,信步于宫市御道间。
手中的竹杖,已经使用快两年了,哪怕取材优质,平日里又有细心的保养,仍旧看得出陈旧,或许是用顺手了的缘故,刘皇帝就是舍不得换。
竹杖支在地面,“哒哒”地响着,刘皇帝则有一搭没一搭地同刘旸叙着话:“听说你们打算安排王明担任京畿道布政使?”
“是!正欲就此事请示陛下批复!”刘旸颔首,解释着政出之由:“王公国家柱石,忠诚勤恳,劳苦功高,河西之弊虽有谬误,但思之也情有可原,因此,臣等商讨之后,认为可以其主京畿道,以慰老臣功勋之心……”
刘旸刚做了一件大事,与赵普一道,正式推动“罢西征诸政”的行动,并得以落实。这对大汉朝廷、官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桩大事,事实上,在长久苦其弊病后,想要推翻的可不是成百上千的人,而是数以万计。
而能落实此事,正式下诏,告示天下,这首先就需要得到刘皇帝的认可。显然,经王禹偁此前一番陈情,刘皇帝态度软化了,动摇了。不过,刘旸与赵普都太熟悉刘皇帝了,为了体谅那颗“老人家”心,也为了减少刘皇帝的猜忌,由刘旸、赵普主持得出的结论也突出了一份“灵活性”。
罢西征,不代表对安西、对西征大军就彻底不管了,改变的是政治理念,调整的是支持力度,至少,从今以后,不能再无限制地从国家、百姓身上抽血,以供应支持安西的作战。
同时,那些因西征而产生的诸多疲民政策,悉数停罢产生的诸多弊端乃至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要逐步清理清算,如“四征”之类的苛捐杂税,更是明令废除。朝廷需要安抚人心,刮骨疗毒,情况最严重的,毫无疑问就是河陇地区。
这显然是一项大工程,反对西征的人很多,由于分封意图的透露,这两年更是成倍的增加,那种压力,刘皇帝此前也不是一无所觉。
有一点刘皇帝自己不太愿意承认的事情,便是从分封伊始,就意味着封国与朝廷的分离,而这种离心只会随着时间到的推移越来越远,而不会越近,这与利益人性攸关,而不以个人感情意志为转移。
支持西征的人同样不少,这是政治立场的问题,而在西征的大概十年中,崛起了一大批官僚、军官、商贾,从中获取了大量利益,朝廷一改,动的则是他们的奶酪。
这些人的实力与反对方相比,自然要弱上不少,但他们成色更新,凝聚力更强,一定程度上还有安西大军作为后盾,势力是不可小觑的,因此也是需要一定安抚的。
而王明,则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一方大佬。对王明的结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顾及刘皇帝的感受。
毕竟西征说到底主要体现的是老皇帝的意志,这样带有“妥协性”的处置办法,而非一股脑地批判、彻底打死西征,就是在给刘皇帝台阶下,留面子。妥协的对象不是那些依托在西征之政上的利益集体,而是老皇帝,否则甭管什么小集体,也抵挡不住朝廷的重拳。
朝廷改弦更张,也并不意味着对西征支持的放弃,毕竟安西那儿还有好几个皇子皇孙呢。只是改全力支持为有限支持,从不顾一切,到把重心重新放回国内,以朝廷财政安全、官民生计安康为先。
官方之外,刘皇帝自己从內帑出资支持,谁也管不了。或有义士西去安西闯荡,有百姓去安西讨生活,朝廷也是支持的。若有勋贵、官僚之弟,要到安西打拼,赚个封地,更是求之不得的。
各类流刑罪犯,仍旧可以向安西输送,倘遇灾年,灾民愿去安西,朝廷依旧会应时制定措施予以支持。
甚至于,还有人提出可由各地官府出面组织,号召郡望乡绅、士民百姓积极捐款捐资,支援安西。不过,这一点被刘旸果断否决了,没有丝毫犹豫。
秉政多年,刘旸可太清楚那些官僚的本性,真要来这么一招,到了地方,怕用不了多久,便又变成一项弊政了,“捐款捐资”,稍微操作一下就可以变成一项杂税名目,而收上来的税,大概率是不会用到名义上的安西的。
河陇的弊政,与这是大出一辙,兰州刺史王龙就是这么干的,用支持西征名义筹集的大量物资、款项,投在安西的不足一成,余下九成都被上下一干人等给分干净了……
也正因有这些经过充分考量、权衡的措施,对于此次停罢西征之政的决议,刘皇帝才没有多话,而是默认支持。如今,对王明的任命,就又一次考虑到老皇帝的感受了,刘皇帝也体会到了那份尊重,那张丑陋的老脸上,自然露出笑意。
瞥了刘旸一眼,刘皇帝说道:“王明国之重臣,清廉干练、劳苦功高,河西之弊,他固然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但闹到如此积弊祸民,定是那些贪腐蛀虫的原因,这些情况,你是要看得明白了。
当今朝廷高层,允文允武的人,实在是不多了,王明就是一个。以他的资历功劳,也早就可以登堂拜相了,是朕把他压着,让他在河西给朕补漏。
这些年,河西若没有王明,刘旻那小子在安西,岂能取得如此成就?
朕对王明,是有亏欠的,就是京畿之任,也不算多高!”
听老皇帝嘴里满是对王明的认可与赞赏,刘旸心中也不禁生出点点涟漪,要知道,当年刘皇帝可还严厉申斥过王明,差点将之免官夺职。
如今的这份信任与看重,在刘旸的解读中,恐怕还是那个问题,西征的“缘起缘灭”,刘皇帝在意的,还是他自己的颜面与权威。
不过,从他的态度来看,自己此番与赵普的处置,是判断对了,甚合上意……
“臣与王公有过几次谈话,在施政、驭民之策上,确实经验丰富,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刘旸微低着头,谦逊地说道。
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
“开宝功臣评价,王明排名第几?”顺着话题,刘皇帝突然问道。
关于开宝功臣的评价,已然正式开启,正在评选阶段。和乾祐功臣的评定不同,刘皇帝将之放权给了太子刘旸,由其主持,征集了数百勋贵、朝官、疆臣、军官、士兵及学子,共同组成了一个“评选委员会”,对开宝功臣进行评选。这其中体现着的,显然还是刘皇帝那“天马行空”的想法。
这本就是一个大工程,还不像乾祐功臣的评定那般干脆,还要搞出这么些花样来,自然麻烦不断,争论不休。而比起乾祐功臣,开宝功臣的“候选者”们,资历、名望都要更相近,功劳大小也难有个具体标准,评价清楚、排出次序本就不容易,再兼人多嘴杂,来源不一,水平参差,几日间便搞得一地鸡毛。
事实上,对于老皇帝的异想天开,朝中很多人都是不赞同的,开宝功臣是何等的荣誉、何等的重要,那是需要载入历史的,那些人哪有资格在这上边指手画脚,多嘴多舌?
而后来的发展,果如其言,差点搞得没法收场。这等事情,绝不是人越多越公平,那样只会带来麻烦,最好是乾纲独断,不要拖泥带水。
于是,刘皇帝再度“虚心”纳谏了,不再坚持“大众选评”,而是由刘旸会同宰臣、部司堂官及退休的一些老臣勋贵,一起商讨。如此,人更少,份量更重,效率也更高,当然,该争还得争,但刘旸与赵普能更好把控局面了。
更为重要的则是,这似乎也意味着老皇帝对太子进一步放权,连开宝功臣这样重大的事情都可由太子来主持评定结论,其地位、权势影响如何,也可想而知。
至于此前召集的那些人,只能继续让其议着,只不过不再有重量级人物参与,讨论出的东西也不再具备任何参考作用,什么时候等事情结束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散了……
此时,听刘皇帝问起,刘旸还是四平八稳地,轻声应道:“臣等数次廷推,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十二臣人选,王公不在其列?”
闻言,刘皇帝脸色如常,但语气立刻就有些偏冷的变化趋势:“哦?竟然连王明都无一席之地,说说看,你们讨论出的结果,都有谁?”
注意着老皇帝的表情,刘旸在大脑中稍微搜索了下,禀道:“赵相公、惠公、宋公、广阳伯……”
“等等!”刚讲出几人,刘皇帝立刻打断他,一副脑子不够用的模样:“说名字!”
“是!”刘旸应道,略作调整,继续道:“赵普、宋延渥、宋琪、赵匡义、王彦升、杨业、石守信、潘美、曹彬、李昉、石熙载、吕端。”
随着一个个名字道出,刘皇帝脑子里思考着,嘴上呢喃着,良久,指出:“倒也算中肯,榜上有名者,都够资格,功劳也足,但似乎以文臣居多嘛?”
大概对刘皇帝这样的反应有所预计,刘旸不慌不忙地应道:“臣等商讨,一致认为,开宝乃治世、盛世,当以文治优先。”
“开宝年以来,战争还少吗?”刘皇帝这么说道。
对这方面,刘皇帝有记忆,有思考,就是没逼数。事实上,开宝年以来发生的大小战事,数量可一点不比统一战争时期少,甚至在数量上犹有过之,而论规模与损耗,开宝北伐便是这个时代的巅峰,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能与之相提并论。
看起来,刘皇帝对文臣居多的开宝功臣结构,是有些疑议的。不过,刘旸还是决定将其考量道出:“乾祐时期是乱世割据,开宝则为大一统盛世,乾祐是创业,开宝是守业,两者之间,有根本区别。”
稍加停顿,小心地瞄了刘皇帝一眼,刘旸以一种坦诚从容的态度说道:“儿并无以文驭武之意,文武相济、文武相制,乃是陛下驭臣之法,不敢擅改。只是今朝国情如此,大势如此,顺势而为罢了……”
虽然对刘旸这样的说辞并不是太满意,不过刘皇帝并没有过于纠结,而是突兀地问到一个人:“为何没有卢多逊?”
“卢多逊?”这个名字可着实出乎刘旸意料了,按捺住心头的疑惑,刘旸沉声道:“卢多逊乃罪臣,夺职处死,岂能位列开宝功臣!”
似乎知道刘旸会这么说,刘皇帝淡淡一笑:“开宝功臣,议的是功还是罪?平心而论,卢多逊功劳如何?”
刘旸沉默了下,沉声答道:“卢多逊不论在地方还是在朝,功劳甚高,建树颇多!”
也就点到为止了,刘旸并没有再多讨论卢多逊问题的意思。老皇帝隐露出的心思,刘旸不是没有察觉到,他甚至觉得刘皇帝这种考量太过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卢多逊的问题,仅仅是功劳是否足够吗?事情能这么简单对待吗?关于卢多逊,是已经钉上历史了的,罪责清晰,当年还是刘皇帝自己下诏查办,又是他出决定处死的。
这么多年了,刘皇帝又要来这一套,就算他自己有所反复,也要顾忌一下朝臣们的想法吧。其他人不提,老赵普会作何感想,卢多逊可是他针锋相对的死对头,如今又要用赵普,又要把卢多逊重新抬回功臣阁供着,赵普会没意见?赵普的器量,可不至于大到这个地步。
退一步来说,即便赵普能忍,其他功臣呢,将他们与一个罪臣并列,那“开宝功臣”的成色会是如何?他们能心甘情愿?天下人又当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这个人物,后人又当如何解读,只因为刘皇帝偶尔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虽然历史上总有荒唐皇帝、荒唐想法,但刘旸实在不愿意将这个词与他敬畏了也尊重了几十年的皇父联系到一起。
刘旸的沉默太不自然,刘皇帝自然察觉到了其情绪间的微妙变化,也终于瞥了他一眼,再度转移话题:“为何限定在十二人?朕总觉得,少了些人,开宝功臣大事,岂是这区区十二人就能涵盖的?”
刘旸眉头顿时蹙了下,有几分无奈,开宝定十二臣,这不是刘皇帝自己的意思吗?当然,事情还没有定论,圣意有变,增增减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老皇帝这样的多变,实在是让人心中没底。
不过看起来,刘皇帝在此事上还是有点逼数的,只听他继续说道:“名单没拟出来之前,朕觉得十二人就够了,但现在,却是明显不足!你三叔,你大哥,三弟、四弟、六弟,开宝足足二十八年的,我皇室子弟的功勋,同样不能被遗忘!”
听刘皇帝这么一说,刘旸顿时了然,说来说去,目的在此啊……
“陛下所言有理,此事是我等疏忽了,考虑不周!”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刘旸拱手,试探着问道:“是否将三叔、大哥他们,一并列入功臣名单?”
“若是全部列入,是否合适?似乎不太好看?”刘皇帝想了想,说道,但不等刘旸接话,便又开口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少了谁,也都不落忍啊……”
刘皇帝都如此说了,刘旸哪里还不明白他心里的倾向,略微琢磨了下,道:“臣回去,再与诸公商讨一番,做些修改!”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说完,便恭恭敬敬地退下銮驾,很快,又响起一阵快马而去的蹄声。听着那逐渐远去的动静,刘皇帝的目光冷漠极了。
就在当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城使王继恩,死于诏狱。这对皇城司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场堪称伤筋断骨的大整顿,随之展开,王继恩的徒子徒孙、心腹手下们,大多在后续整饬中被法办。皇城司由此声势大跌,但刘皇帝却说,从此之后,轻装上阵。
这样的变故,让旁观者瞠目结舌,很多官僚都不知道该不该喜,喜的是这一权阉死了,皇城司势衰,但这似乎并不是他们这些忠臣的努力,不过总体而言,还是该高兴的。
而没过几日,在刘皇帝五九大寿到来之前,横行内廷的内侍监、内侍行首喦脱,在执行刘皇帝一项普通差遣的过程中,人也没了,没得更突然。宫中传言颇多,但喦脱死了是确凿无疑的事,并且怎么死的很多人心里也都有数。
杀王继恩的原因,自不必多说,至于说喦脱,则要隐晦一些,但相比之下,喦脱是有些冤的。说开了,也就是一些诛心的原因,喦脱当然也干了不少犯忌讳的事,尤其在近些年,但真正让刘皇帝起杀心的,还是此人让刘皇帝察觉到了那颗不安分的心,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推波助澜……
当然,王继恩诏狱中的话,也同样提醒了刘皇帝,可谓杀心骤起,剧烈发作。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刘皇帝的时代,难以出现一次不杀人、不流血的政治风波……
第452章 终罢西征
或许有些让人讶异,王继恩与喦脱相继死后,刘皇帝是好生伤感了两日,甚至在无人的地方默默流了些眼泪。他哭的,或许并不是那两名老奴,而是过去几十年的回忆以及大好时光,毕竟,那二人是真正见证着他刘皇帝是如何走到当下的……
有些几十年的习惯,真不是轻易改变的,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人已没了,刘皇帝在这几日间,支使内侍之时,仍旧忍不住唤喦脱的名字,这既让身边人惶恐无措,也平添哀思。
喦脱之死,对刘皇帝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找一个替代者不难,难得是如何让刘皇帝习惯,但偏偏,他是大不习惯。
新的内侍行首名叫胡德,乃是秋华殿折贤妃的近侍太监,被刘皇帝强行讨要过来的,显然,刘皇帝信任的并不是此人,而是折贤妃。或许就连刘皇帝自己都意识到了,在故人凋零的当下,能够让他放心信任的人,连凤毛麟角都没有了,折贤妃显是其一。
因为此事,还惹得高贵妃吃了飞醋,毕竟如今高贵妃主持后宫事务,虽无皇后之名,却有其实。皇帝需要近侍,怎么着也该问问她的意见,即便退一步,贤妃能调教好奴仆,她秋华殿的人,难道就不够忠诚,就侍候不好官家了?
胡德也是资深太监了,还不满五十岁,年轻力壮的,“业务素质”就更不用提了,更重要的是,有一股敦厚端正的气质,一看就是贤妃身边出来的人。
但,人再好,也不是喦脱,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同时,关于自己身边的侍从掌班制度,刘皇帝又进行了更为严密、周全的改进,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原则,就是不得单人侍驾,尤其在他就寝之时,任何人单独靠近御榻,不论何由,即刻处死。
就是召后妃侍寝,也得有两名宫娥在旁看着,当然,以老皇帝的身体,早已是有心无力,那活儿早就不灵光了……但制度原则,就是如此。
刘皇帝这种种的规定安排,就反应出一个心理:总有刁民想害朕。王继恩临死前的提醒,作用是很大的,那被奴仆刺杀的辽国皇帝耶律璟之下场,的确值得引以为戒。
当年,消息传来之时,刘皇帝就已经有所警惕,同时总结其中的缘故,因此对于身边人,刘皇帝还算是宽厚的。但是,对于如今的老皇帝来说,连喦脱、王继恩都杀了,那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怀疑,所以,哪怕辛苦麻烦些,该防还得防着……
刘皇帝能接受自己老死、病死,绝不甘心因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意外”致死。刘皇帝如今这等晚年心态,怕是无人能够体会,同样的,也很难为人想象,老皇帝已魔怔到如此深重的地步。
刘皇帝近来的心情显然很差,看起来郁郁寡欢的,人也更加苍老了,就像一根快要烂到心的朽木。但这根朽木,即便腐烂了,也仿佛带着剧毒,更加让人畏惧。
旁人如何感想,刘皇帝已然浑不在意了,但有心无力的感觉,他却也品尝愈深。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怀疑自己还能否压服群臣,就越猜忌是否有人藐视天威、兴风作浪,就越要折腾出点动静,以显示他的存在。
这种心理,显然比从前还要严重,而若想让刘皇帝安分下来,恐怕得等到他折腾不动为止了。而与其他爱折腾的老皇帝相比,刘皇帝最大的不同,大抵是他在更多地折腾勋贵及官僚,对于普通小民,是尽可能不去打扰。
当然,这或许只是刘皇帝不太准确的自我认知,具体情形如何,看看今时之西北、西南,看看河陇、高昌、川蕃地区的局势,便有答案了。即便是安东,若无朝廷的供血支持,若无刘煦以大毅力、大才干苦心经营,安东未必是当下的安稳局面,极大可能会是大汉另一个流血点。
对这一点,刘皇帝显然认识得并不到位,因此,每每沉寂一段时间,就忍不住跳出来折腾,年纪越大,反不如青壮年时期沉稳镇定,就是这么个道理。
三月初五,距离刘皇帝寿诞就只有一日了。嘉庆节,年年都在过,但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过好,整体氛围不到位。但今年,却是明显大操大办了,似乎想通过一场喜诞去一去晦气。
当然,最重要的,这是刘皇帝五十九周岁,正式跨入花甲之年的关口,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大肆操办一番,也是理所当然。
宫廷内部,已然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了,各处都在张灯结彩,贴寿幅,请扫宫室路面,整个一派忙碌之景。当然,整个西京城,乃至整个大汉,也都是如此,至少从新任皇城使张彬的舆情汇报中可知,京畿士民们都是“喜气洋洋迎嘉庆,高高兴兴贺寿诞”,洛阳城百姓俱是喜笑颜开,可比宫廷内要热闹得多得多。
张彬接替王继恩担任皇城使,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刚发生了一场伤筋动骨般的大变故,规制、职权上又有大突破、大调整,需要一个资历足够又熟悉事务的人主持局面,不适合另外调人,于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张彬得以扶正,成为新一任的皇城使,成为又一个宫廷内外的风云人物。
副使与正使之间,只有半级的差距,然而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方才感受到其中的天差地别。当然,眼下的张彬可不敢太得意忘形,毕竟王继恩的下场可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他还不像王继恩与刘皇帝有那样深厚的主仆之情,至少不敢在初上位时表现得太跳脱,安安分分,兢兢业业,摆出一副勤恳任事的姿态……
暮春的阳光格外明媚,照得人心情都愉悦不少,刘皇帝拄着竹节,在太子刘旸的陪伴下,信步于宫市御道间。
手中的竹杖,已经使用快两年了,哪怕取材优质,平日里又有细心的保养,仍旧看得出陈旧,或许是用顺手了的缘故,刘皇帝就是舍不得换。
竹杖支在地面,“哒哒”地响着,刘皇帝则有一搭没一搭地同刘旸叙着话:“听说你们打算安排王明担任京畿道布政使?”
“是!正欲就此事请示陛下批复!”刘旸颔首,解释着政出之由:“王公国家柱石,忠诚勤恳,劳苦功高,河西之弊虽有谬误,但思之也情有可原,因此,臣等商讨之后,认为可以其主京畿道,以慰老臣功勋之心……”
刘旸刚做了一件大事,与赵普一道,正式推动“罢西征诸政”的行动,并得以落实。这对大汉朝廷、官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桩大事,事实上,在长久苦其弊病后,想要推翻的可不是成百上千的人,而是数以万计。
而能落实此事,正式下诏,告示天下,这首先就需要得到刘皇帝的认可。显然,经王禹偁此前一番陈情,刘皇帝态度软化了,动摇了。不过,刘旸与赵普都太熟悉刘皇帝了,为了体谅那颗“老人家”心,也为了减少刘皇帝的猜忌,由刘旸、赵普主持得出的结论也突出了一份“灵活性”。
罢西征,不代表对安西、对西征大军就彻底不管了,改变的是政治理念,调整的是支持力度,至少,从今以后,不能再无限制地从国家、百姓身上抽血,以供应支持安西的作战。
同时,那些因西征而产生的诸多疲民政策,悉数停罢产生的诸多弊端乃至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要逐步清理清算,如“四征”之类的苛捐杂税,更是明令废除。朝廷需要安抚人心,刮骨疗毒,情况最严重的,毫无疑问就是河陇地区。
这显然是一项大工程,反对西征的人很多,由于分封意图的透露,这两年更是成倍的增加,那种压力,刘皇帝此前也不是一无所觉。
有一点刘皇帝自己不太愿意承认的事情,便是从分封伊始,就意味着封国与朝廷的分离,而这种离心只会随着时间到的推移越来越远,而不会越近,这与利益人性攸关,而不以个人感情意志为转移。
支持西征的人同样不少,这是政治立场的问题,而在西征的大概十年中,崛起了一大批官僚、军官、商贾,从中获取了大量利益,朝廷一改,动的则是他们的奶酪。
这些人的实力与反对方相比,自然要弱上不少,但他们成色更新,凝聚力更强,一定程度上还有安西大军作为后盾,势力是不可小觑的,因此也是需要一定安抚的。
而王明,则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一方大佬。对王明的结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顾及刘皇帝的感受。
毕竟西征说到底主要体现的是老皇帝的意志,这样带有“妥协性”的处置办法,而非一股脑地批判、彻底打死西征,就是在给刘皇帝台阶下,留面子。妥协的对象不是那些依托在西征之政上的利益集体,而是老皇帝,否则甭管什么小集体,也抵挡不住朝廷的重拳。
朝廷改弦更张,也并不意味着对西征支持的放弃,毕竟安西那儿还有好几个皇子皇孙呢。只是改全力支持为有限支持,从不顾一切,到把重心重新放回国内,以朝廷财政安全、官民生计安康为先。
官方之外,刘皇帝自己从內帑出资支持,谁也管不了。或有义士西去安西闯荡,有百姓去安西讨生活,朝廷也是支持的。若有勋贵、官僚之弟,要到安西打拼,赚个封地,更是求之不得的。
各类流刑罪犯,仍旧可以向安西输送,倘遇灾年,灾民愿去安西,朝廷依旧会应时制定措施予以支持。
甚至于,还有人提出可由各地官府出面组织,号召郡望乡绅、士民百姓积极捐款捐资,支援安西。不过,这一点被刘旸果断否决了,没有丝毫犹豫。
秉政多年,刘旸可太清楚那些官僚的本性,真要来这么一招,到了地方,怕用不了多久,便又变成一项弊政了,“捐款捐资”,稍微操作一下就可以变成一项杂税名目,而收上来的税,大概率是不会用到名义上的安西的。
河陇的弊政,与这是大出一辙,兰州刺史王龙就是这么干的,用支持西征名义筹集的大量物资、款项,投在安西的不足一成,余下九成都被上下一干人等给分干净了……
也正因有这些经过充分考量、权衡的措施,对于此次停罢西征之政的决议,刘皇帝才没有多话,而是默认支持。如今,对王明的任命,就又一次考虑到老皇帝的感受了,刘皇帝也体会到了那份尊重,那张丑陋的老脸上,自然露出笑意。
瞥了刘旸一眼,刘皇帝说道:“王明国之重臣,清廉干练、劳苦功高,河西之弊,他固然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但闹到如此积弊祸民,定是那些贪腐蛀虫的原因,这些情况,你是要看得明白了。
当今朝廷高层,允文允武的人,实在是不多了,王明就是一个。以他的资历功劳,也早就可以登堂拜相了,是朕把他压着,让他在河西给朕补漏。
这些年,河西若没有王明,刘旻那小子在安西,岂能取得如此成就?
朕对王明,是有亏欠的,就是京畿之任,也不算多高!”
听老皇帝嘴里满是对王明的认可与赞赏,刘旸心中也不禁生出点点涟漪,要知道,当年刘皇帝可还严厉申斥过王明,差点将之免官夺职。
如今的这份信任与看重,在刘旸的解读中,恐怕还是那个问题,西征的“缘起缘灭”,刘皇帝在意的,还是他自己的颜面与权威。
不过,从他的态度来看,自己此番与赵普的处置,是判断对了,甚合上意……
“臣与王公有过几次谈话,在施政、驭民之策上,确实经验丰富,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刘旸微低着头,谦逊地说道。
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
“开宝功臣评价,王明排名第几?”顺着话题,刘皇帝突然问道。
关于开宝功臣的评价,已然正式开启,正在评选阶段。和乾祐功臣的评定不同,刘皇帝将之放权给了太子刘旸,由其主持,征集了数百勋贵、朝官、疆臣、军官、士兵及学子,共同组成了一个“评选委员会”,对开宝功臣进行评选。这其中体现着的,显然还是刘皇帝那“天马行空”的想法。
这本就是一个大工程,还不像乾祐功臣的评定那般干脆,还要搞出这么些花样来,自然麻烦不断,争论不休。而比起乾祐功臣,开宝功臣的“候选者”们,资历、名望都要更相近,功劳大小也难有个具体标准,评价清楚、排出次序本就不容易,再兼人多嘴杂,来源不一,水平参差,几日间便搞得一地鸡毛。
事实上,对于老皇帝的异想天开,朝中很多人都是不赞同的,开宝功臣是何等的荣誉、何等的重要,那是需要载入历史的,那些人哪有资格在这上边指手画脚,多嘴多舌?
而后来的发展,果如其言,差点搞得没法收场。这等事情,绝不是人越多越公平,那样只会带来麻烦,最好是乾纲独断,不要拖泥带水。
于是,刘皇帝再度“虚心”纳谏了,不再坚持“大众选评”,而是由刘旸会同宰臣、部司堂官及退休的一些老臣勋贵,一起商讨。如此,人更少,份量更重,效率也更高,当然,该争还得争,但刘旸与赵普能更好把控局面了。
更为重要的则是,这似乎也意味着老皇帝对太子进一步放权,连开宝功臣这样重大的事情都可由太子来主持评定结论,其地位、权势影响如何,也可想而知。
至于此前召集的那些人,只能继续让其议着,只不过不再有重量级人物参与,讨论出的东西也不再具备任何参考作用,什么时候等事情结束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散了……
此时,听刘皇帝问起,刘旸还是四平八稳地,轻声应道:“臣等数次廷推,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十二臣人选,王公不在其列?”
闻言,刘皇帝脸色如常,但语气立刻就有些偏冷的变化趋势:“哦?竟然连王明都无一席之地,说说看,你们讨论出的结果,都有谁?”
注意着老皇帝的表情,刘旸在大脑中稍微搜索了下,禀道:“赵相公、惠公、宋公、广阳伯……”
“等等!”刚讲出几人,刘皇帝立刻打断他,一副脑子不够用的模样:“说名字!”
“是!”刘旸应道,略作调整,继续道:“赵普、宋延渥、宋琪、赵匡义、王彦升、杨业、石守信、潘美、曹彬、李昉、石熙载、吕端。”
随着一个个名字道出,刘皇帝脑子里思考着,嘴上呢喃着,良久,指出:“倒也算中肯,榜上有名者,都够资格,功劳也足,但似乎以文臣居多嘛?”
大概对刘皇帝这样的反应有所预计,刘旸不慌不忙地应道:“臣等商讨,一致认为,开宝乃治世、盛世,当以文治优先。”
“开宝年以来,战争还少吗?”刘皇帝这么说道。
对这方面,刘皇帝有记忆,有思考,就是没逼数。事实上,开宝年以来发生的大小战事,数量可一点不比统一战争时期少,甚至在数量上犹有过之,而论规模与损耗,开宝北伐便是这个时代的巅峰,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能与之相提并论。
看起来,刘皇帝对文臣居多的开宝功臣结构,是有些疑议的。不过,刘旸还是决定将其考量道出:“乾祐时期是乱世割据,开宝则为大一统盛世,乾祐是创业,开宝是守业,两者之间,有根本区别。”
稍加停顿,小心地瞄了刘皇帝一眼,刘旸以一种坦诚从容的态度说道:“儿并无以文驭武之意,文武相济、文武相制,乃是陛下驭臣之法,不敢擅改。只是今朝国情如此,大势如此,顺势而为罢了……”
虽然对刘旸这样的说辞并不是太满意,不过刘皇帝并没有过于纠结,而是突兀地问到一个人:“为何没有卢多逊?”
“卢多逊?”这个名字可着实出乎刘旸意料了,按捺住心头的疑惑,刘旸沉声道:“卢多逊乃罪臣,夺职处死,岂能位列开宝功臣!”
似乎知道刘旸会这么说,刘皇帝淡淡一笑:“开宝功臣,议的是功还是罪?平心而论,卢多逊功劳如何?”
刘旸沉默了下,沉声答道:“卢多逊不论在地方还是在朝,功劳甚高,建树颇多!”
也就点到为止了,刘旸并没有再多讨论卢多逊问题的意思。老皇帝隐露出的心思,刘旸不是没有察觉到,他甚至觉得刘皇帝这种考量太过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卢多逊的问题,仅仅是功劳是否足够吗?事情能这么简单对待吗?关于卢多逊,是已经钉上历史了的,罪责清晰,当年还是刘皇帝自己下诏查办,又是他出决定处死的。
这么多年了,刘皇帝又要来这一套,就算他自己有所反复,也要顾忌一下朝臣们的想法吧。其他人不提,老赵普会作何感想,卢多逊可是他针锋相对的死对头,如今又要用赵普,又要把卢多逊重新抬回功臣阁供着,赵普会没意见?赵普的器量,可不至于大到这个地步。
退一步来说,即便赵普能忍,其他功臣呢,将他们与一个罪臣并列,那“开宝功臣”的成色会是如何?他们能心甘情愿?天下人又当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这个人物,后人又当如何解读,只因为刘皇帝偶尔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虽然历史上总有荒唐皇帝、荒唐想法,但刘旸实在不愿意将这个词与他敬畏了也尊重了几十年的皇父联系到一起。
刘旸的沉默太不自然,刘皇帝自然察觉到了其情绪间的微妙变化,也终于瞥了他一眼,再度转移话题:“为何限定在十二人?朕总觉得,少了些人,开宝功臣大事,岂是这区区十二人就能涵盖的?”
刘旸眉头顿时蹙了下,有几分无奈,开宝定十二臣,这不是刘皇帝自己的意思吗?当然,事情还没有定论,圣意有变,增增减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老皇帝这样的多变,实在是让人心中没底。
不过看起来,刘皇帝在此事上还是有点逼数的,只听他继续说道:“名单没拟出来之前,朕觉得十二人就够了,但现在,却是明显不足!你三叔,你大哥,三弟、四弟、六弟,开宝足足二十八年的,我皇室子弟的功勋,同样不能被遗忘!”
听刘皇帝这么一说,刘旸顿时了然,说来说去,目的在此啊……
“陛下所言有理,此事是我等疏忽了,考虑不周!”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刘旸拱手,试探着问道:“是否将三叔、大哥他们,一并列入功臣名单?”
“若是全部列入,是否合适?似乎不太好看?”刘皇帝想了想,说道,但不等刘旸接话,便又开口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少了谁,也都不落忍啊……”
刘皇帝都如此说了,刘旸哪里还不明白他心里的倾向,略微琢磨了下,道:“臣回去,再与诸公商讨一番,做些修改!”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