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节
  就听刘慧质问道:“你回去,能有什么事?一个人吃饭,还不好做,尤其是这三伏天的。”
  吴远趁机帮腔道:“大娘,妈说得对。多一双筷子的事,又不费事。”
  吃完了手头的一串葡萄,吴远拍拍手起身。
  把家里的空间留给刘慧和王凤俩人,揣上两包烟,就出门溜达去了。
  可惜刚走到村道上,吴远就有些后悔了。
  三伏天,实在是不适合出门溜达。
  不管是早上还是傍晚,外头都跟蒸笼似的,实在是熬人的紧。
  连带着见到熟人,相互散烟之后,连火都不想点。
  烤人!
  好在村道两边的杨树,多少能提供点光阴。
  吴远只好贴着树底下走,边走还边放着,上头冷不丁掉下来的毛辣子。
  毕竟脚底下就不时能发现,依旧在蠕动的毛辣子。
  赤脚踩上去,脚心虽然不会中招,可那踩屎感,多少也令人有些恶心。
  如此,过了董大成家的桥头。
  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呈现在眼前。
  无边的绿意,随着微风起伏,竟让人燥热难当的内心,瞬间清爽不少。
  田间地头的沟渠里,流淌着哗啦啦的流水。
  更添几分清凉之意。
  而在村道北边,栽种了两年多的桑树,长势总算是起来了,枝叶也繁茂起来。
  可惜这种繁茂只是少数。
  更有一部分被开辟成专供养殖小龙虾的虾塘了。
  如此说来,村里如今的生态,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了。
  不仅有主要农作物,有桑蚕,更有多样化养殖产业,也算是十里八乡的独一份。
  如此溜达着抵达村部。
  吴远突然发现,里头比往常收购小龙虾时,还要热闹。
  走进了一看,才发现今儿不仅照常收购野生的小龙虾。
  而且恰逢不少村里的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带着自家养殖成熟的第一批小龙虾,过来卖钱。
  所以人多了一些,热闹了许多。
  肖伟的媳妇陈杏也在其中。
  见到吴远出现,不少人都纷纷主动打招呼。
  吴远点头颔首而过,凑到李会计旁边,递上一根烟,便默默地看热闹。
  对于回购养殖户送来的小龙虾,跟收购野生小龙虾完全不同。
  因为村里补贴了差价,所以难免会有人动些歪脑筋。
  所以许慧琴带着李老三媳妇李静、朱老六的五嫂王娟,都在旁边帮忙。
  “大爹,你家这小龙虾,有一半是野生的吧?”
  说话的是李静,面对的对象是她本家的长辈老李头。
  村里首批小龙虾养殖户之一。
  起初老李头还不承认,嘴硬道:“老三媳妇,你这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还凭空挑刺?俺这小龙虾,可都是起早贪黑,一把屎一把尿,自己养大的……”
  话未说完,李静、王娟,连同许慧琴,已经下手挑拣起来了。
  还真别说。
  混在一起,瞧不真切。
  被这仨人一分拣,立马叫人看出虾塘养殖和野生的区别来了。
  老李头面如死灰,只是恶狠狠地瞪了李静一眼。
  直到李会计开口道:“三大爷,你别跟小静置气。这样,你这野生的按野生价收购,养殖按养殖价回收,保证不让你贴钱。”
  老李头立马换了笑脸:“这还差不多。”
  第1313章 有一点实力,但缺乏格局
  看完老李头这一出,吴远也总算看明白了。
  为何回购个养殖的小龙虾,竟搞出如此大的阵仗来。
  毕竟村里头但凡办点大事小情,总是磨不开各种情面脸面的。
  今儿老李头这半真半假地掺和着卖,要真是没李静这个本家媳妇出面,换个旁人来,都免不了折腾大半天的幺蛾子。
  当然,叫上老丈人杨支书过来弹压一下,也能解决。
  但出动老支书,那就属于王炸了。
  王炸炸一回两回还行。
  天天搁这儿整王炸,那是对于老支书威信的一种滥用。
  趁着李会计算完了个老李头的钱,得空,吴远扔过去一根华子。
  转头就听见肖伟的媳妇陈杏叫他,甜甜地,不大不小的琼鼻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吴远就若有无地问一句道:“这第一茬,收成怎么样?”
  说到收成,陈杏这个前村花小媳妇,充满自信地一挺胸脯,昂然道:“还不错。”
  “哟,那我得瞅瞅。”
  吴远打算瞅得明明是小龙虾,却叫陈杏一听,莫名地耳根一红。
  连带着撑开尼龙袋子的样子,就像是敞开胸怀一样地,娇羞无限。
  好在好奇陈杏养殖小龙虾的人,不止吴远一个。
  排队的前后村民,都争相看过来。
  这一看,不等吴远有所反应,其他俩人就争先地惊呼出声来:“肖伟家里的,这小龙虾,你怎么养得这么好?”
  听到有人问出口,吴远也随之点点头。
  陈杏的小龙虾,养得确实好。
  个个肥美精神,纵使在袋子里,依旧挥舞着两只大螯钳,耀武扬威。
  吴远一瞧这质量上乘,当即道:“一会留个十斤二十斤,送我家去。照样按照村里的补贴钱,给你算钱。”
  这年头养殖的稀有,吴远自然有些见猎心喜,尝尝味道。
  不料陈杏却道:“要什么钱?一会家里还有些,我挑些给您送过去。”
  吴远摆手,义正言辞道:“那不行啊,嫂子,该怎样就怎样。”
  说话间,许慧琴也凑过来,看了一眼陈杏口袋里的小龙虾,多少有些权威认证的意思道:“婶儿这小龙虾养得确实极好。”
  不但给了权威认证,而且当着吴远的面,连对陈杏的称呼,都改了口。
  没办法,村里的关系太过错综复杂了。
  不当着吴远的面,许慧琴大都称呼陈杏嫂子的。
  可当着吴远的面,再称呼其嫂子,就不合适了,所以就来了个超级加辈。
  陈杏微微一愣,明白过来,谦虚道:“都是慧琴你教的好。”
  有了陈杏这个先进典型,许慧琴对于小龙虾养殖户的口气,也硬挺起来。
  不是咱的方法不对头,是你们各自的努力不一样。
  否则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为啥人家养得这般好?
  吴远不掺和这面的议论纷纷,抬脚进了村部办公室,就见里头老丈人杨支书,俩腿翘在办公桌上,仰靠在椅背上打盹。
  一旁的老许头,默默地翻着手里的账本一类的东西,神色严肃。
  眼见着老丈人鼾声如雷的,吴远贴着老许头坐下来,连散烟的动作都透着轻手轻脚。
  叔侄俩凑头把华子点上,轻吐出口。
  终于老支书一个趔趄,俩腿从办公桌上掉落下来,整个人条件反射般地醒了过来。
  吴远下意识地起身,要扑过去。
  得亏老支书自己个反应过来,没至于发生脑门磕上桌面这种糗事。
  于是吴远扑过去的动作,就临时转换为散烟过去道:“爹。”
  老支书嗦了嗦牙花子,接过华子,习惯性地就去摸自己口袋找火道:“你来了?”
  吴远再度拨着打火机递过去道:“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转转。”
  老支书凑在火头上点着了华子,发出噗噗的声音。
  吴远趁机道:“爹,觉没睡够,你就在家多睡一会好了。”
  毕竟这一大早的,就到村部补觉,可不就是没睡够么?
  不料老许头一语道破真相道:“他哪里是缺觉?他是却六味地黄丸!”
  被老伙计一语道破真相,老支书俩眼一瞪:“你这老东西,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老许头笑而不语。
  吴远也明白,老丈人话骂得越狠,只能越说明老许头越接近真相。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