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未老
林夕的手被一把抓住了。
“谢谢,谢谢您。”
林夕挽住老人家,叹了口气;“您也别不要,这都是大家对两位烈士的心意,您都收着吧。”
没了一个孩子,要还是独生子,那就更倒霉了,这么大年纪也不可能再生了。
田间地头找一口吃的农民们,哪怕四十多岁,看上去也跟城里五十多岁的人差不多样貌,更何况眼前这两队夫妻没了孩子,又满心悲痛,更是催人老。
身上要是有点钱傍身,日后遇上什么事儿了,也能有个底气,有个傍身钱。
“是啊收着吧。”
大家都劝着,那两对夫妻直接泪崩,好久都没缓过来。
大哭一场,收敛了孩子的尸骨,几人就尽早上船离开了。
如今火葬不流行,如今的丧葬模式基本上是打了棺材下葬,要火化流行起来,还得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墓地比房子还贵的时期,才会出现强制火葬,以及对土葬的严厉打击。
跟着一起目送英灵被接回家后,林夕的情绪稍微有点低落。
三月里船只又要去青阳镇,这次林夕要在外面多待一天,她算着时间的,这两天要在青阳镇接一批物资。
是她之前打出去的那些电话,如今春节过了,一个个的都先给医研所寄过去,再整合了给林夕送过来。
其中有医疗器械有药品,还有林夕请闽市药厂给她准备的针头。
因为青阳镇医院治给她配五根针头这个事,林夕还给张博文他们去了电话,请他们考虑一下暂时缓一下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研究,从基础医疗器械入手,比如说针头、医用胶布、输液软管、温度计、压舌板等东西。
张博文的回应是好的,并且决定三月份左右就开始往这一方面去思考去筹备生产。
林夕这次上岸就没有大采买了,因为要多待一天,所以只在自由市场买了点菜,让船上的船员带回去给张爱华。
她来之前将沈遇林也暂时交给她两天,沈遇林吃东西一向精,她就想着买点肉和菜给张爱华饭桌上添道菜。
目送船只离开后,林夕等了大约四个多小时。
按照车程,不太可能耽搁这么久啊。
林夕给以医研所去了电话,得知车子晚出发了一天的她,有点无语。
那她这么早来干什么,明日来也是可以的。
不过人都到这里了,也不好让船只特意多跑一趟,只能在青阳镇转悠着逛逛,谁知道在供销社边上遇到了一个不算完全陌生的陌生人——剩子。
剩子终于等到给他们大队捐款三十的大嫂子了,激动的要拉林夕去大队上看看。
林夕想着货车来的时间估摸着是明天,便觉得不如去看看那小学,也好看看自己的一时恻隐,是不是给对了地方。
好在这次的做好事,依旧是给到了人家的所需之处,她被剩子引着参观了一下大队的小学,小学里还有孩子给她唱了儿歌。
一切都挺美好的,除了那老教师中途发病了,一下子喘不过气来,林夕用一旁的纸袋子包起来,引导这老教师呼气吸气,稳定情绪和呼吸,几分钟后老教师才恢复了正常,面带愧疚的说:
“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动了,还劳烦您了。”
从没见过纸袋子救人的剩子都愣了,孩子们也好奇的将今天的见闻告诉了家里的人,短短一个午饭的时间,大队上不少人都知道了给小学捐了三十块的“大款”还是个大夫。
急匆匆朝着公社卫生所走的一老一少,脚步一转,朝着小学去了、
此时,林夕刚和老教师吃了一顿饭。
也许老教师觉得这顿饭很正常也拿得出手,但林夕却感觉自己在吃忆苦饭。
不由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吃的太奢侈了?
还没等反思出个结果,门口就有人喊着大夫救命。
大夫?
这小学除了孩子就一个老教师,两个上过小学的年轻人,难不成叫的是他们?
思考的功夫已经有人冲进来,找的却是林夕。“大夫啊好心的大夫,帮帮忙救救命,我家儿媳妇生孩子生不出来啊。”
林夕见是来请自己的又听是产妇出现问题,也顾不上多考虑了,跟着两人先出发了。
因为这两人来的慌忙,林夕总要知道一点关于产妇的消息吧,于是问了一些问题。
得知对方其实就是因为接生婆临时有事不在家里,请不到人接生,才会因为听说大队里来了个大夫就这样瞎猫碰到死耗子一般找上自己,林夕表示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难不成她不是恰好出现在这里,这户人家就打算让产妇憋死?孩子不生了?
“你们大队接生婆就一个?”
那婆婆和产妇的丈夫模样的人都安静如鸡。
林夕是先理解为大队只有一个接生婆的,又说道:“遇到问题不能出来碰运气,你们怎么不把产妇往青阳镇送,还跑来找我,我去的是你们和隔壁公社中间的小学,你要是套了车子进青阳镇,说不定这会都到了。”
中间这路段,要是这产妇出事了怎么办?
那婆婆理所当然的顶了一句:“镇上的医生可都是男人,怎么可以看我的儿媳妇,怎么可以帮她接生?那她还要不要名声了。”
林夕:……生死关头,医生眼里不分男女,说实话,再好看的皮囊到了医学生手底下,也只是一具待修补的躯体。
那婆婆还在嘀咕呢:“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你不许帮着她,我当时生孩子的时候还……”
听着这位婆婆竟然对着儿子回忆往昔,说的还是这种话,林夕心道:行吧,这婆婆估计是情愿这产妇没了,也要所谓的名声,至于送到镇上,那是有点痴心妄想了,总归她要是能帮,就帮把手好了。
都是女人,林夕难以对这些对同性怀有那么大恶意的妇人,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思考的模式,只是她也清楚,这些人正因为有这些愚昧的想法和认知,是根本不会听人讲道理的,到时候就算废了口舌,搞不好还惹来一身骚。
好不容易到了产妇的屋子里,刚他进门,林夕就问道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简直令人作呕。
里面传来一阵阵虚弱的声音,听起来很不妙,是那种出气多进气少的的痛吟,产妇情况不妙这点,倒是这位婆婆说的唯一依据林夕认同的话。
林夕在外面深吸了一口气,才又进了门,担心孩子憋死在里面林夕也不说什么鼓励的话了,直接开始处理,见胎儿不小,女人下面羊水却已经开始干涸,她不敢耽误,直接问:“接产的东西呢?”
剪刀热水毛巾盆和襁褓,她是一样没看到。
“要啥啊。”那男人着急的问了一声,到底是对自己的媳妇有感情。
林夕吼了一声:“剪刀!热水!盆!”
男人这才慌慌张张的去准备了,那婆婆在旁边还说:“要是赔钱货就不要忙活了啊,顺手摘了,要是大孙子你可得给我护住了啊,要不然老婆子给你拼命!”
说着,还指手画脚威胁上了。
产妇抓着林夕的手:“救命,我不给,不给这家人生孩子了,我不生了啊——”
林夕抽出自己的手,让产妇自己抓着被子,对着那还在絮絮叨叨问自己听到没有的产妇婆婆呵斥:“要么你来接生,要么我直接走?我可不是你们大队的接生婆也不是青阳镇的医生,你威胁我,没用!”
此时那男人已经找到了剪刀,那婆婆还拦着呢。
嘿!林夕也不伺候了。
“你们接吧。”说着真的就毫无留恋的要出门,被那婆婆拦住了。
见这“大夫”一点没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这产妇的婆婆才开始慌了:“你不能走。”
“那你滚!”林夕冷冷的拍掉她要来抓自己的手,从口袋里摸出了针灸包;“再烦我,我手上的针可不长眼。”
那产妇婆婆一下跳老远,乖乖烧水去了。
打发掉烦人精,林夕才耐着性子给产妇接生,因为胎儿的关系,她还在产妇下面剪了口子,
孩子胎位不正,被林夕果断塞回去又重新调整了位置,那产妇痛的死去活来,见状,林夕担心产妇挺不过去,她还给她嘴里塞了参片。
好不容易折腾一刻钟,孩子终于出来了,林夕迅速剪掉脐带,给女人下面做了简单的处理,孩子一直没声音,林夕倒吊着他,拍打了一下,孩子嘴里冒出一些脏东西,随后哇的哭了起来。
哭声比较微弱,但是外面的两人还是听到了,第一个进来的是产妇的男人,先是看到孩子媳妇都在,没有亲妈说的肯定要死一个,让他做好准备的那种恐怖画面,随后又见到孩子的小雀雀,是个男娃!
哎呦,这可真是,他有后了!
林夕把自己能做的都给做了,也就对外面喊了一句来个人。
一边站起身,林夕还一边在心里感慨一句,自己这算不算宝刀未老,算起来上一次接生,好像还是在大队插队下乡的那个时期?
“谢谢,谢谢您。”
林夕挽住老人家,叹了口气;“您也别不要,这都是大家对两位烈士的心意,您都收着吧。”
没了一个孩子,要还是独生子,那就更倒霉了,这么大年纪也不可能再生了。
田间地头找一口吃的农民们,哪怕四十多岁,看上去也跟城里五十多岁的人差不多样貌,更何况眼前这两队夫妻没了孩子,又满心悲痛,更是催人老。
身上要是有点钱傍身,日后遇上什么事儿了,也能有个底气,有个傍身钱。
“是啊收着吧。”
大家都劝着,那两对夫妻直接泪崩,好久都没缓过来。
大哭一场,收敛了孩子的尸骨,几人就尽早上船离开了。
如今火葬不流行,如今的丧葬模式基本上是打了棺材下葬,要火化流行起来,还得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墓地比房子还贵的时期,才会出现强制火葬,以及对土葬的严厉打击。
跟着一起目送英灵被接回家后,林夕的情绪稍微有点低落。
三月里船只又要去青阳镇,这次林夕要在外面多待一天,她算着时间的,这两天要在青阳镇接一批物资。
是她之前打出去的那些电话,如今春节过了,一个个的都先给医研所寄过去,再整合了给林夕送过来。
其中有医疗器械有药品,还有林夕请闽市药厂给她准备的针头。
因为青阳镇医院治给她配五根针头这个事,林夕还给张博文他们去了电话,请他们考虑一下暂时缓一下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研究,从基础医疗器械入手,比如说针头、医用胶布、输液软管、温度计、压舌板等东西。
张博文的回应是好的,并且决定三月份左右就开始往这一方面去思考去筹备生产。
林夕这次上岸就没有大采买了,因为要多待一天,所以只在自由市场买了点菜,让船上的船员带回去给张爱华。
她来之前将沈遇林也暂时交给她两天,沈遇林吃东西一向精,她就想着买点肉和菜给张爱华饭桌上添道菜。
目送船只离开后,林夕等了大约四个多小时。
按照车程,不太可能耽搁这么久啊。
林夕给以医研所去了电话,得知车子晚出发了一天的她,有点无语。
那她这么早来干什么,明日来也是可以的。
不过人都到这里了,也不好让船只特意多跑一趟,只能在青阳镇转悠着逛逛,谁知道在供销社边上遇到了一个不算完全陌生的陌生人——剩子。
剩子终于等到给他们大队捐款三十的大嫂子了,激动的要拉林夕去大队上看看。
林夕想着货车来的时间估摸着是明天,便觉得不如去看看那小学,也好看看自己的一时恻隐,是不是给对了地方。
好在这次的做好事,依旧是给到了人家的所需之处,她被剩子引着参观了一下大队的小学,小学里还有孩子给她唱了儿歌。
一切都挺美好的,除了那老教师中途发病了,一下子喘不过气来,林夕用一旁的纸袋子包起来,引导这老教师呼气吸气,稳定情绪和呼吸,几分钟后老教师才恢复了正常,面带愧疚的说:
“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动了,还劳烦您了。”
从没见过纸袋子救人的剩子都愣了,孩子们也好奇的将今天的见闻告诉了家里的人,短短一个午饭的时间,大队上不少人都知道了给小学捐了三十块的“大款”还是个大夫。
急匆匆朝着公社卫生所走的一老一少,脚步一转,朝着小学去了、
此时,林夕刚和老教师吃了一顿饭。
也许老教师觉得这顿饭很正常也拿得出手,但林夕却感觉自己在吃忆苦饭。
不由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吃的太奢侈了?
还没等反思出个结果,门口就有人喊着大夫救命。
大夫?
这小学除了孩子就一个老教师,两个上过小学的年轻人,难不成叫的是他们?
思考的功夫已经有人冲进来,找的却是林夕。“大夫啊好心的大夫,帮帮忙救救命,我家儿媳妇生孩子生不出来啊。”
林夕见是来请自己的又听是产妇出现问题,也顾不上多考虑了,跟着两人先出发了。
因为这两人来的慌忙,林夕总要知道一点关于产妇的消息吧,于是问了一些问题。
得知对方其实就是因为接生婆临时有事不在家里,请不到人接生,才会因为听说大队里来了个大夫就这样瞎猫碰到死耗子一般找上自己,林夕表示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难不成她不是恰好出现在这里,这户人家就打算让产妇憋死?孩子不生了?
“你们大队接生婆就一个?”
那婆婆和产妇的丈夫模样的人都安静如鸡。
林夕是先理解为大队只有一个接生婆的,又说道:“遇到问题不能出来碰运气,你们怎么不把产妇往青阳镇送,还跑来找我,我去的是你们和隔壁公社中间的小学,你要是套了车子进青阳镇,说不定这会都到了。”
中间这路段,要是这产妇出事了怎么办?
那婆婆理所当然的顶了一句:“镇上的医生可都是男人,怎么可以看我的儿媳妇,怎么可以帮她接生?那她还要不要名声了。”
林夕:……生死关头,医生眼里不分男女,说实话,再好看的皮囊到了医学生手底下,也只是一具待修补的躯体。
那婆婆还在嘀咕呢:“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你不许帮着她,我当时生孩子的时候还……”
听着这位婆婆竟然对着儿子回忆往昔,说的还是这种话,林夕心道:行吧,这婆婆估计是情愿这产妇没了,也要所谓的名声,至于送到镇上,那是有点痴心妄想了,总归她要是能帮,就帮把手好了。
都是女人,林夕难以对这些对同性怀有那么大恶意的妇人,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思考的模式,只是她也清楚,这些人正因为有这些愚昧的想法和认知,是根本不会听人讲道理的,到时候就算废了口舌,搞不好还惹来一身骚。
好不容易到了产妇的屋子里,刚他进门,林夕就问道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简直令人作呕。
里面传来一阵阵虚弱的声音,听起来很不妙,是那种出气多进气少的的痛吟,产妇情况不妙这点,倒是这位婆婆说的唯一依据林夕认同的话。
林夕在外面深吸了一口气,才又进了门,担心孩子憋死在里面林夕也不说什么鼓励的话了,直接开始处理,见胎儿不小,女人下面羊水却已经开始干涸,她不敢耽误,直接问:“接产的东西呢?”
剪刀热水毛巾盆和襁褓,她是一样没看到。
“要啥啊。”那男人着急的问了一声,到底是对自己的媳妇有感情。
林夕吼了一声:“剪刀!热水!盆!”
男人这才慌慌张张的去准备了,那婆婆在旁边还说:“要是赔钱货就不要忙活了啊,顺手摘了,要是大孙子你可得给我护住了啊,要不然老婆子给你拼命!”
说着,还指手画脚威胁上了。
产妇抓着林夕的手:“救命,我不给,不给这家人生孩子了,我不生了啊——”
林夕抽出自己的手,让产妇自己抓着被子,对着那还在絮絮叨叨问自己听到没有的产妇婆婆呵斥:“要么你来接生,要么我直接走?我可不是你们大队的接生婆也不是青阳镇的医生,你威胁我,没用!”
此时那男人已经找到了剪刀,那婆婆还拦着呢。
嘿!林夕也不伺候了。
“你们接吧。”说着真的就毫无留恋的要出门,被那婆婆拦住了。
见这“大夫”一点没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这产妇的婆婆才开始慌了:“你不能走。”
“那你滚!”林夕冷冷的拍掉她要来抓自己的手,从口袋里摸出了针灸包;“再烦我,我手上的针可不长眼。”
那产妇婆婆一下跳老远,乖乖烧水去了。
打发掉烦人精,林夕才耐着性子给产妇接生,因为胎儿的关系,她还在产妇下面剪了口子,
孩子胎位不正,被林夕果断塞回去又重新调整了位置,那产妇痛的死去活来,见状,林夕担心产妇挺不过去,她还给她嘴里塞了参片。
好不容易折腾一刻钟,孩子终于出来了,林夕迅速剪掉脐带,给女人下面做了简单的处理,孩子一直没声音,林夕倒吊着他,拍打了一下,孩子嘴里冒出一些脏东西,随后哇的哭了起来。
哭声比较微弱,但是外面的两人还是听到了,第一个进来的是产妇的男人,先是看到孩子媳妇都在,没有亲妈说的肯定要死一个,让他做好准备的那种恐怖画面,随后又见到孩子的小雀雀,是个男娃!
哎呦,这可真是,他有后了!
林夕把自己能做的都给做了,也就对外面喊了一句来个人。
一边站起身,林夕还一边在心里感慨一句,自己这算不算宝刀未老,算起来上一次接生,好像还是在大队插队下乡的那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