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母亲陶春兰1
陶春兰还在医院里打工,因为她的小儿子李余还在上大学,需要学费,需要生活费;她还惦记着家乡的老屋没有翻新,担心几个儿子没钱娶媳妇,担心丈夫李文白营养不良,担心李文白身体健康出问题,担心生疮害病没钱医治,所以,她还在打工挣钱,没有时间回家乡。
说到陶春兰,李木非常开心,他认为陶春兰现在的生活,比从前在家里好无数倍,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有水果吃,有热水洗澡,环境也干净。虽然她的工作依然辛苦,可与山村里的农活比起来,要轻松太多了,而且不用和李文白那个棒棒腔三天吵五次。
人需要有个落脚处,假如陶春兰回家去生活,她一点会受李文白的窝囊气,李文白肯定是不高兴的,因为他对罗元梅的耕耘会变得严重不方便。孩子们才进入社会不久,无暇陪伴陶春兰,大女儿李敏和大儿子李木虽然已经工作几年,可都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城务工人员没法稳定。
我呢?我应该不算是李文白家的人,幼年就已经跟着李瞎子生活,我属于李瞎子家的人。论经济来说,我是可以让陶春兰不工作的,可是不工作她干什么呢?去那里呢?回家去肯定还不如在外打工自在。
来深圳悼念依依之前,李木回雾都去看望陶春兰,在她工作的医院旁边宾馆里住了十几天,每天都去陪陶春兰工作,他对陶春兰的工作了解得彻彻底底。
陶春兰一如既往地极度节约,几乎不花钱,现在只有李余一个人上大学,她的负担也轻很多,除了给小儿子李余学费、生活费,有时被李余以各种借口骗走一些,她都还能存下一些钱来。
在医院打工的工资并不高,聪明勤劳的陶春兰渐渐找到多种挣钱的门道,她没有狡诈的心,挣的也都还是辛苦钱,更多的收入来源,是帮着住院家属照顾重病患者。
陶春兰工作的医院是大型公立医院,在雾都也算得上几家大型公立医院之一,重病患者能在这家医院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大多都是有权有势或者有钱的人,这样的人住院,家属便会请熟悉医院的人照顾患者,踏实肯干、老实本分的陶春兰很受欢迎。
照顾重病患者是个辛苦的差事,有钱人的要求也比较高,而重病患者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要让这些重病患者继续‘苟延残喘’时日,仅仅靠现代化的医学技术并不能做到,需要有人照顾、有人陪伴。
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虽说这家医院的重病患者,都是来自家里条件好的人,依然少有患者家属自己亲自照顾病人的,可能正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对生活的要求和讲究更多,所以才不愿意整日在医院里照顾病人,也使得陶春兰这样的人能有一份收入。
陶春兰在医院的口碑非常好,她做事有条理,有责任心,不偷奸耍滑,真正严格做到了江湖道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极其讲究人情的环境,病人家属担心请的人不能足够周全,又或者被陶春兰的踏实肯干所感动,常常会送给她水果、衣物等等,这样一来,陶春兰的生活更富足,收入也增加了。
肿瘤科的病人几乎没有能治好的,癌症这个病是生命的克星,一旦患上,就如大半条命进入鬼门关,无论多么辉煌的生命,得知自己患上这种病以后,瞬间变得暗淡,因此,大多患者是被自己恐惧心折磨死的。
陶春兰所在的部门就是肿瘤科,天长日久工作下来,她早已看淡生死,李木学着陶春兰的语气说,妈妈说的:“无论你有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一旦得上这病,跟一条肥猪等过年差不多——死期将至,人啊,千万要保重身体,无病无灾比什么都好,看看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哎呦呦,那就是等死啊!”
以前我还不知道李木善于模仿,他学陶春兰的语气简直是出神入化,让大家捧腹大笑,笑中带泪。
李木说:“妈妈虽然没上过学,可她讲出的道理堪比老庄,做事的严谨和逻辑,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都汗颜,科室的病人、护士、医生都很尊重陶春兰,完全被她的善良、聪慧、勤劳、务实所打动,妈妈在科室里,别人都叫她陶嬢嬢。”
李木说的这一点我和梁凤书、肖玲玲都知道,因为我们也去医院看望过陶春兰,所见到的情况与李木说的完全一样。
善良的生命总是会焕发光彩,陶春兰就是如此,她是这个世界里少有的、彻彻底底的质朴善良人。在她小的时候,那是一个神鬼莫测的年代,她没法上学,从几岁就开始割草放牛,‘学校’这两个字与她的生命隔着浩瀚无边的银河,使得她的生命历经磨难。
没读过书,所以她才会嫁给李文白那样愚昧的人,结婚以后,不停地生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要生孩子,孩子也跟着父母过苦寒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送一个出去让别家养活,于是,这被送出去的命运就降临到我头上,也因此使得李瞎子有我这个传人。
命运要是可以重来,我和李木都认为:陶春兰没有上过学,做事都如此让人佩服,要是她出生在富裕家庭,能安安稳稳上大学,很有可能她会是著名的思想家,或者某某家。这种假设没有意义,生命只能维修,不能从头再来。
陶春兰懂得自己没有上学所受到的制约,所以她不顾李文白反对,拼命挣钱,一定让李水、李余上大学。
在李木陪伴陶春兰的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听到陶春兰感叹:“唉,出来晚了啊,要是出来得早,李敏、你、李麦都能上大学,大不了我辛苦一点而已。”“要是早出来,麦子也不会送给李瞎子,李木,你要多和麦子联系,看看他过得好不好,我这个当妈的对不起他。”……
李木把陶春兰那些话都告诉我,听起来那样温馨而感动。
说到陶春兰,李木非常开心,他认为陶春兰现在的生活,比从前在家里好无数倍,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有水果吃,有热水洗澡,环境也干净。虽然她的工作依然辛苦,可与山村里的农活比起来,要轻松太多了,而且不用和李文白那个棒棒腔三天吵五次。
人需要有个落脚处,假如陶春兰回家去生活,她一点会受李文白的窝囊气,李文白肯定是不高兴的,因为他对罗元梅的耕耘会变得严重不方便。孩子们才进入社会不久,无暇陪伴陶春兰,大女儿李敏和大儿子李木虽然已经工作几年,可都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城务工人员没法稳定。
我呢?我应该不算是李文白家的人,幼年就已经跟着李瞎子生活,我属于李瞎子家的人。论经济来说,我是可以让陶春兰不工作的,可是不工作她干什么呢?去那里呢?回家去肯定还不如在外打工自在。
来深圳悼念依依之前,李木回雾都去看望陶春兰,在她工作的医院旁边宾馆里住了十几天,每天都去陪陶春兰工作,他对陶春兰的工作了解得彻彻底底。
陶春兰一如既往地极度节约,几乎不花钱,现在只有李余一个人上大学,她的负担也轻很多,除了给小儿子李余学费、生活费,有时被李余以各种借口骗走一些,她都还能存下一些钱来。
在医院打工的工资并不高,聪明勤劳的陶春兰渐渐找到多种挣钱的门道,她没有狡诈的心,挣的也都还是辛苦钱,更多的收入来源,是帮着住院家属照顾重病患者。
陶春兰工作的医院是大型公立医院,在雾都也算得上几家大型公立医院之一,重病患者能在这家医院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大多都是有权有势或者有钱的人,这样的人住院,家属便会请熟悉医院的人照顾患者,踏实肯干、老实本分的陶春兰很受欢迎。
照顾重病患者是个辛苦的差事,有钱人的要求也比较高,而重病患者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要让这些重病患者继续‘苟延残喘’时日,仅仅靠现代化的医学技术并不能做到,需要有人照顾、有人陪伴。
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虽说这家医院的重病患者,都是来自家里条件好的人,依然少有患者家属自己亲自照顾病人的,可能正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对生活的要求和讲究更多,所以才不愿意整日在医院里照顾病人,也使得陶春兰这样的人能有一份收入。
陶春兰在医院的口碑非常好,她做事有条理,有责任心,不偷奸耍滑,真正严格做到了江湖道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极其讲究人情的环境,病人家属担心请的人不能足够周全,又或者被陶春兰的踏实肯干所感动,常常会送给她水果、衣物等等,这样一来,陶春兰的生活更富足,收入也增加了。
肿瘤科的病人几乎没有能治好的,癌症这个病是生命的克星,一旦患上,就如大半条命进入鬼门关,无论多么辉煌的生命,得知自己患上这种病以后,瞬间变得暗淡,因此,大多患者是被自己恐惧心折磨死的。
陶春兰所在的部门就是肿瘤科,天长日久工作下来,她早已看淡生死,李木学着陶春兰的语气说,妈妈说的:“无论你有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一旦得上这病,跟一条肥猪等过年差不多——死期将至,人啊,千万要保重身体,无病无灾比什么都好,看看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哎呦呦,那就是等死啊!”
以前我还不知道李木善于模仿,他学陶春兰的语气简直是出神入化,让大家捧腹大笑,笑中带泪。
李木说:“妈妈虽然没上过学,可她讲出的道理堪比老庄,做事的严谨和逻辑,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都汗颜,科室的病人、护士、医生都很尊重陶春兰,完全被她的善良、聪慧、勤劳、务实所打动,妈妈在科室里,别人都叫她陶嬢嬢。”
李木说的这一点我和梁凤书、肖玲玲都知道,因为我们也去医院看望过陶春兰,所见到的情况与李木说的完全一样。
善良的生命总是会焕发光彩,陶春兰就是如此,她是这个世界里少有的、彻彻底底的质朴善良人。在她小的时候,那是一个神鬼莫测的年代,她没法上学,从几岁就开始割草放牛,‘学校’这两个字与她的生命隔着浩瀚无边的银河,使得她的生命历经磨难。
没读过书,所以她才会嫁给李文白那样愚昧的人,结婚以后,不停地生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要生孩子,孩子也跟着父母过苦寒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送一个出去让别家养活,于是,这被送出去的命运就降临到我头上,也因此使得李瞎子有我这个传人。
命运要是可以重来,我和李木都认为:陶春兰没有上过学,做事都如此让人佩服,要是她出生在富裕家庭,能安安稳稳上大学,很有可能她会是著名的思想家,或者某某家。这种假设没有意义,生命只能维修,不能从头再来。
陶春兰懂得自己没有上学所受到的制约,所以她不顾李文白反对,拼命挣钱,一定让李水、李余上大学。
在李木陪伴陶春兰的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听到陶春兰感叹:“唉,出来晚了啊,要是出来得早,李敏、你、李麦都能上大学,大不了我辛苦一点而已。”“要是早出来,麦子也不会送给李瞎子,李木,你要多和麦子联系,看看他过得好不好,我这个当妈的对不起他。”……
李木把陶春兰那些话都告诉我,听起来那样温馨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