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 第352节
被褫夺兵权与自由,他在金玉牢笼中整整困了十年,其中辛酸苦辣除了自己与身边亲卫,恐怕再没有第二人,比苏晏了解得更清楚了。会做出这般重大的承诺,必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才下定的决心。
——而清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心底绸缪着这件事?
是来到怀仁,客居王府后?
还是他选择放弃野心、对抗母后,助力朱贺霖登基时?
亦或者更早些,从南京向他去信求助,并于信中写下“我观宗室与朝堂之中,唯独殿下一人,身在樊笼,心驰远塞,从不欲沾手朝政,冷眼看诸般势力奔走来去,于纸醉金迷中犹有豪杰落拓之气、军伍爽烈之风”的那一刻?
无论是从何时开始的,他似乎都忽略了什么、低看了什么……一个像他这样曾经铸下大错的人,哪怕得到了受害者的宽恕,难道还可以进一步奢求对方的情意么?
豫王陡然间眼眶湿热,险些落下泪来。
他说不出话,胸臆间灌满了烈烈的风啸声、嘶鸣声,同袍们悲壮的军歌声。
他想奏捷凯旋,赢得对方的钦佩与赞叹;又想马革裹尸,换取对方的痛惜与眼泪。
“我想……”豫王轻抽了口气,缓缓吐出心中那股滚烫的热意,“我想把你压在马背……在长草的地上打滚……把营帐外的亲兵都赶得远远……”
苏晏一怔,有些哭笑不得,骂道:“我在跟你说正经事,你又在瞎扯什么污七八糟的东西?你到底还想不想带兵打——唔!”
他的手指在豫王的肩背上用力抓挠,像奋力地抗拒,又像挣扎着沉沦,最终抓住了一把散出发冠的乌发,紧紧握住,不动了。
目眩神迷,魂飞魄荡,他被吻得不知身在天上地下,不知今夕何夕,比连着转百八十个圈更晕。
换气时口水呛入气管,苏晏咳了几声,才茫茫然意识到,自己坐在方才打斗中被掀飞的桌面上,一条腿踩着个翻倒的圆凳,两只手还攥着豫王的后背衣物与垂落的发。而豫王的双臂擦过他的腰身两侧,牢牢撑在桌沿,胸膛急促地起伏着,喘息不定。
“……继续?”豫王声音暗哑地问。
继……续个屁!苏晏的理智战胜本能,抬脚踹在对方大腿。大腿仿佛是铁铸的,纹丝不动还踹得他脚疼。他在第二次沦陷之前,终于自救般叫道:“别亲了!你个恩将仇报的狗比——”
豫王低笑:“胡说,分明是献上最擅长的技巧,取悦与报答恩公。”
苏晏:“大哥,我不需要你以身相许,你以身报国就行了!”
豫王:“以身报国一个不慎就会变成以身殉国,清河这般好心肠,难道就不能在我上战场之前,成全我这个毕生心愿?”
苏晏真没想到,一个执意求欢的将军脸皮厚起来,是可以诅咒自己战死沙场的。他恼火地扇了对方一巴掌:“少特么乌鸦嘴,别指望我会心疼!”
豫王一贯秉持“打是亲骂是爱,又亲又爱拿脚踹”的浪荡子性癖,生受了这一巴掌,笑道:“你看,我还没说‘心疼’二字,你就先招认了。”
苏晏被揭了短,拉不下面子想发飙。
豫王见好就收,撤手之前还为他整了整衣襟,一本正经地道:“能得苏相一力举荐,小王铭感于心,日后有机会必倾力回报,好叫苏相再深入了解小王的过人之处。”
苏晏见对方从蓄势待发到面色如常,只不过花了两三分钟的调整时间,不禁也有点佩服这个“能屈能伸”的情场老手,哂道:“王爷的过人之处,拿到疆场上叫敌军见识就好,我这里就不必重温了。”
豫王见他不以为然的模样,很有些失望与意外,不禁对自己无往不利的技巧产生怀疑,忍不住问:“清河当真反感?”
苏晏想了想,再次诚实地答:“倒也不是反感,而是……恐惧。”
恐惧?豫王苦笑了一下,这似乎比反感更伤人。
“人人极尽手段追求欲死欲仙,你却恐惧起来。再说,难道沈柒与荆红追就温柔?”他装出豁达语气,心里酸水直冒泡,“那两人加起来再翻一倍,也不如本王带给你的快活多。”
苏晏戚戚地叹了口气,扶正小银冠,从桌沿起身,出门前撂下一句:“快活太多,灭顶沉沦,如溺毙于深海,难道不令人恐惧么?”
豫王望着他消失的背影,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
苏晏走出主营房,迎面碰见打了酒菜回来的荆红追。
荆红追尚未近前,已飞速地扫视完苏大人的周身,觉得两人独处一室对方必然花样百出,而大人没有因着情动与心软再纳一房,实乃心志坚定,比得道高僧还把持得住。
苏晏此刻着实想不到,这位冷面硬汉侍卫满脑子亦是污七八糟的东西,接过提盒说道:“阿追,待会儿吃完饭,我们随豫王一同返回怀仁。”
荆红追问:“还回王府住?”
苏晏摇了摇头:“有些事我还要向他了解细节,取得能证明他清白的证物,好向贺霖做个交代。然后我们就立即回京。”
两人转身往营房里去。
“大人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回京,就再难离京。”
“……我已拿定主意。”苏晏朝荆红追歉意地笑了笑,“阿追,原谅我的任性,之前离京隐居,如今又要回京复职,做什么都拉着你。”
荆红追一边将提盒中的杯盘摆上桌面,一边说道:“我乐意。”乐意陪着你东奔西走,乐意守着你春夏秋冬,千金难买我乐意。
苏晏似乎听见了他未出口的心声,目光越发柔软,将一双筷子送至他手中:“坐下吃饭,我给你盛汤。”
荆红追没推辞。平日里他很自觉地服侍着苏大人,但当苏大人偶尔也想服侍服侍他时,那就不是单纯的服侍了,而是情趣。
豫王在屋外廊下,隔着窗子伫立片刻,终究还是没有推门进去,把二人对酌变成三人晚餐。
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懂,也隐隐悟出苏晏拒绝他亲近的原因,但这种心理障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须得有合适时机、合适氛围、合适手段,耐心细致地调教。
解铃还须系铃人,豫王相信自己的床笫技巧,正如相信自己那杆亲手打制的长槊。
而这个时机,总会来的……要不了多久。豫王朝窗缝内隐约可见的身影爱怜地笑了笑,转身离开。
-
清和元年十月,因病卸职的苏晏病愈回京,得到皇帝起复,重任吏部左侍郎、内阁大学士,官复原职。
回归朝堂的第二天,苏晏就去了天工院视察;第三天,他以内阁次辅的名义向皇帝上呈了一份奏疏,这便是后世普遍认为,在铭史上政治意义不亚于《劾卫氏十二罪疏》的《靖北定边策》。
苏阁老甫一回朝堂,就用一本威力不亚于水雷的奏疏把这片深潭炸了个浪花四溅、惊涛拍岸,令无数官员不由感叹:苏十二还是那个苏十二,还是那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这本名为策论的奏疏中,苏晏提请:特事特办,重建十万靖北军,由豫王朱栩竟率领,迎战屡犯边境的北漠圣汗阿勒坦。
第358章 等的人回来了
马车离京城尚有百余里,锦衣卫的奏报便已呈至雕龙描金的案头。黄昏时分,苏晏刚踏进城门,就接到了传召他入宫的口谕。
传谕的是老熟人,从东宫小內侍升任了掌印少监的富宝。
富宝与朱贺霖同龄,如今也长成个十七八岁青年,曾经的澄澈与稚气从他身上淡去,当他站在车门外仰脸笑望苏晏时,苏晏依稀感觉到了“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深刻的涵义。
——很多时候,成长会让人变浑浊,然而浑浊亦是为了生存。
富宝在苏晏面前举止谦恭,态度殷勤,比毛崽子多桂儿更像蓝喜的干孙子。苏晏与他寒暄了两句,微笑问道:“皇上召得这么急,可是出了什么事?”
富宝赔笑:“苏大人回京,就是一等一的大事。皇上如隔三秋的心情,还望大人多多体谅。”
苏晏连声道不敢,又问:“可否先让我回家沐浴更衣再进宫面圣,以免失了臣礼?”
富宝道:“宫中早已依着大人的身量备下各色衣物,温泉浴池任君选择,莫让皇上久等啊。”
苏晏没辙,只得沿着正阳门大街径直往北入宫。
马车与驾车的荆红追在午门前被拦住,荆红追以眼神示意:大人可需我陪同?
明着陪,他敢闯宫;暗着陪,他能瞒过所有禁卫军的耳目。端的看他家大人如何吩咐。
但苏晏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说:“阿追,你先回家等我。好久不见小北了,你和他叙叙旧,也问问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京城发生了什么大小事件。”
苏大人没说会不会回家吃晚饭,意味着有留宿宫中的可能性。然而大人也并未露出忧虑之色,没叫他暗中保护,说明自有应付小皇帝的法子。两人的默契已近乎心心相印的地步,荆红追闻言点了点头,将一只小小的木质哨笛放在苏晏掌心:“这是我在回京路上削的,音色特殊,能使皇宫屋脊上栖息的群鸟惊狂飞旋,远远的便能看见。大人今后就带在身边,以防万一。”
阿追的一番心意,苏晏自然不会拒绝,他将哨笛贴身收藏好,随富宝入了宫。
沐浴更衣后,苏晏来到御书房,见到了一身烟霞色团龙常服的朱贺霖。
朱贺霖爱穿红。红是储君色,他幼年时穿惯了,而红色又出奇地衬他的气质,丝毫不显女气,反而分外英气勃勃。
苏晏进入殿门的第一眼,就不由自主地被这袭明艳的色彩夺去视线,下意识地想:才两个月不见,小朱又长大成熟了不少啊!
朱贺霖放下奏本,抬头看他的瞬间,似乎想要离座向他奔来,一如往常的每次见面。但微抬的上半身很快又沉了下去,他像个威仪有度的帝王那般,朝入殿的臣子招了招手:“不必行礼,过来。”
烛光中,苏晏恍惚看见了暌违已久的景隆帝朱槿隚,唇边挂着恬静而深邃的笑意,在庄严的御座后,在夏日的莲池边,在元夜的城楼上,朝他招手。
他脚下微晃,从瞬间的幻觉中挣脱出来,咽下喉内酸涩,怀着复杂的心情一步步走向年轻的新君。
“别站着,过来坐。”朱贺霖拍了拍罗汉榻宽敞的椅面,面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仿佛两人之前的争执、矛盾、不告而别与千里追踪,从未发生过。
苏晏隔着炕桌坐下来,屁股底下硌到了什么,摸出来一看,是一枚西洋棋的黑相。
“这是……以前我们玩过的那副棋?”
朱贺霖颔首:“对,从东宫带过来的。是你亲手画的图样,我吩咐匠人打造,皇宫里的第一副西洋棋。”
苏晏捻动指间棋,怀念地吁了口气,将棋子放在桌面:“五六年了,棋身的涂漆都旧了,皇上还留着它。不如再打套新的。”
朱贺霖含笑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棋与人一样,旧的才有手感。”
苏晏假装听不懂言下之意,从怀中掏出一叠信封、信纸放在桌面,说:“这是我在豫王府搜到的辽王来信,以及从废稿中誊出来的豫王回信。”
朱贺霖并不翻看证据,而是先问他:“你的结论是什么?”
苏晏深吸口气,平静而坚定地答:“豫王并无反意,犹有忠君报国之心。”
朱贺霖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轻轻叩击。苏晏霍然发现,连这个沉思时的小动作都像极了他的父亲,景隆帝朱槿隚。
很像,但终究不是……苏晏意识到了什么,一股疼惜涌上心头,忍不住低低地唤了一声:“贺霖——”
朱贺霖淡淡地笑了一下,“豫王的事,清河继续说。”
苏晏压住翻涌的心绪,定了神后继续说:“皇上看过这些信便知,辽王的确心怀怨望,试图鼓动豫王,联手图谋不轨。但豫王并不为所动,所回之信皆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因为不堪其扰而数度调侃捉弄。”
朱贺霖抽出一张信纸浏览,嗤了声:“也就辽王有勇无谋,脑壳里长的都是肉疙瘩,换作卫王或是宁王,早就看出这字里行间的促狭之意了。”
苏晏并未亲眼见过这些被削藩的亲王们,但之前也从锦衣卫的档案中对其人的脾气秉性得窥一斑,知道辽王暴躁、谷王庸碌、宁王病弱,卫王神神道道,便笑道:“这四个兄弟,想必豫王一个都瞧不上眼。”
“那他瞧得上谁?”朱贺霖反问。
苏晏略一沉默,起身走到殿门口。候立的小內侍躬着身,把捧在手上的木匣递给他。苏晏捧着木匣回到罗汉榻前,在炕桌上打开,取出一顶兜鍪来。
这是一顶镶嵌着六甲神的黄金头盔,盔身残旧,多有破损,像是利器劈砍所致。
朱贺霖仔细端详后,赫然想起宫中收藏的帝王戎装图,失声道:“这是父皇随皇祖父北征时,曾经用过的头盔!六甲神还是登基后镶嵌的,后来这头盔就不知所踪了。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苏晏道:“在豫王府的密室里。他把这金盔,与自己少年时戴的银盔同收在一个抽屉里,时时擦拭。有次他喝醉了酒,还抱着金盔大哭了一场。”
朱贺霖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这个小动作犹带着年幼时的情态,令苏晏倍感亲切,差点伸手去揉对方的脑袋。朱贺霖顺势握住了他伸到半途的手:“我那四皇叔竟然也会哭?还有,他不是千杯不倒,那次如何就喝醉了?”
苏晏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轻声道:“豫王不是醉给了酒,而是醉给了愁闷。他并不知道皇爷尚在人间。”
朱贺霖怔住,良久后方才喃喃:“他是父皇一母同胞的兄弟……”
“我想,在世的亲王虽多,可皇爷心里也只把豫王一人当亲兄弟吧。”苏晏感慨。
朱贺霖正色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想劝我信任他。但你也知道,帝王的信任绝不能轻付。”
——而清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心底绸缪着这件事?
是来到怀仁,客居王府后?
还是他选择放弃野心、对抗母后,助力朱贺霖登基时?
亦或者更早些,从南京向他去信求助,并于信中写下“我观宗室与朝堂之中,唯独殿下一人,身在樊笼,心驰远塞,从不欲沾手朝政,冷眼看诸般势力奔走来去,于纸醉金迷中犹有豪杰落拓之气、军伍爽烈之风”的那一刻?
无论是从何时开始的,他似乎都忽略了什么、低看了什么……一个像他这样曾经铸下大错的人,哪怕得到了受害者的宽恕,难道还可以进一步奢求对方的情意么?
豫王陡然间眼眶湿热,险些落下泪来。
他说不出话,胸臆间灌满了烈烈的风啸声、嘶鸣声,同袍们悲壮的军歌声。
他想奏捷凯旋,赢得对方的钦佩与赞叹;又想马革裹尸,换取对方的痛惜与眼泪。
“我想……”豫王轻抽了口气,缓缓吐出心中那股滚烫的热意,“我想把你压在马背……在长草的地上打滚……把营帐外的亲兵都赶得远远……”
苏晏一怔,有些哭笑不得,骂道:“我在跟你说正经事,你又在瞎扯什么污七八糟的东西?你到底还想不想带兵打——唔!”
他的手指在豫王的肩背上用力抓挠,像奋力地抗拒,又像挣扎着沉沦,最终抓住了一把散出发冠的乌发,紧紧握住,不动了。
目眩神迷,魂飞魄荡,他被吻得不知身在天上地下,不知今夕何夕,比连着转百八十个圈更晕。
换气时口水呛入气管,苏晏咳了几声,才茫茫然意识到,自己坐在方才打斗中被掀飞的桌面上,一条腿踩着个翻倒的圆凳,两只手还攥着豫王的后背衣物与垂落的发。而豫王的双臂擦过他的腰身两侧,牢牢撑在桌沿,胸膛急促地起伏着,喘息不定。
“……继续?”豫王声音暗哑地问。
继……续个屁!苏晏的理智战胜本能,抬脚踹在对方大腿。大腿仿佛是铁铸的,纹丝不动还踹得他脚疼。他在第二次沦陷之前,终于自救般叫道:“别亲了!你个恩将仇报的狗比——”
豫王低笑:“胡说,分明是献上最擅长的技巧,取悦与报答恩公。”
苏晏:“大哥,我不需要你以身相许,你以身报国就行了!”
豫王:“以身报国一个不慎就会变成以身殉国,清河这般好心肠,难道就不能在我上战场之前,成全我这个毕生心愿?”
苏晏真没想到,一个执意求欢的将军脸皮厚起来,是可以诅咒自己战死沙场的。他恼火地扇了对方一巴掌:“少特么乌鸦嘴,别指望我会心疼!”
豫王一贯秉持“打是亲骂是爱,又亲又爱拿脚踹”的浪荡子性癖,生受了这一巴掌,笑道:“你看,我还没说‘心疼’二字,你就先招认了。”
苏晏被揭了短,拉不下面子想发飙。
豫王见好就收,撤手之前还为他整了整衣襟,一本正经地道:“能得苏相一力举荐,小王铭感于心,日后有机会必倾力回报,好叫苏相再深入了解小王的过人之处。”
苏晏见对方从蓄势待发到面色如常,只不过花了两三分钟的调整时间,不禁也有点佩服这个“能屈能伸”的情场老手,哂道:“王爷的过人之处,拿到疆场上叫敌军见识就好,我这里就不必重温了。”
豫王见他不以为然的模样,很有些失望与意外,不禁对自己无往不利的技巧产生怀疑,忍不住问:“清河当真反感?”
苏晏想了想,再次诚实地答:“倒也不是反感,而是……恐惧。”
恐惧?豫王苦笑了一下,这似乎比反感更伤人。
“人人极尽手段追求欲死欲仙,你却恐惧起来。再说,难道沈柒与荆红追就温柔?”他装出豁达语气,心里酸水直冒泡,“那两人加起来再翻一倍,也不如本王带给你的快活多。”
苏晏戚戚地叹了口气,扶正小银冠,从桌沿起身,出门前撂下一句:“快活太多,灭顶沉沦,如溺毙于深海,难道不令人恐惧么?”
豫王望着他消失的背影,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
苏晏走出主营房,迎面碰见打了酒菜回来的荆红追。
荆红追尚未近前,已飞速地扫视完苏大人的周身,觉得两人独处一室对方必然花样百出,而大人没有因着情动与心软再纳一房,实乃心志坚定,比得道高僧还把持得住。
苏晏此刻着实想不到,这位冷面硬汉侍卫满脑子亦是污七八糟的东西,接过提盒说道:“阿追,待会儿吃完饭,我们随豫王一同返回怀仁。”
荆红追问:“还回王府住?”
苏晏摇了摇头:“有些事我还要向他了解细节,取得能证明他清白的证物,好向贺霖做个交代。然后我们就立即回京。”
两人转身往营房里去。
“大人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回京,就再难离京。”
“……我已拿定主意。”苏晏朝荆红追歉意地笑了笑,“阿追,原谅我的任性,之前离京隐居,如今又要回京复职,做什么都拉着你。”
荆红追一边将提盒中的杯盘摆上桌面,一边说道:“我乐意。”乐意陪着你东奔西走,乐意守着你春夏秋冬,千金难买我乐意。
苏晏似乎听见了他未出口的心声,目光越发柔软,将一双筷子送至他手中:“坐下吃饭,我给你盛汤。”
荆红追没推辞。平日里他很自觉地服侍着苏大人,但当苏大人偶尔也想服侍服侍他时,那就不是单纯的服侍了,而是情趣。
豫王在屋外廊下,隔着窗子伫立片刻,终究还是没有推门进去,把二人对酌变成三人晚餐。
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懂,也隐隐悟出苏晏拒绝他亲近的原因,但这种心理障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须得有合适时机、合适氛围、合适手段,耐心细致地调教。
解铃还须系铃人,豫王相信自己的床笫技巧,正如相信自己那杆亲手打制的长槊。
而这个时机,总会来的……要不了多久。豫王朝窗缝内隐约可见的身影爱怜地笑了笑,转身离开。
-
清和元年十月,因病卸职的苏晏病愈回京,得到皇帝起复,重任吏部左侍郎、内阁大学士,官复原职。
回归朝堂的第二天,苏晏就去了天工院视察;第三天,他以内阁次辅的名义向皇帝上呈了一份奏疏,这便是后世普遍认为,在铭史上政治意义不亚于《劾卫氏十二罪疏》的《靖北定边策》。
苏阁老甫一回朝堂,就用一本威力不亚于水雷的奏疏把这片深潭炸了个浪花四溅、惊涛拍岸,令无数官员不由感叹:苏十二还是那个苏十二,还是那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这本名为策论的奏疏中,苏晏提请:特事特办,重建十万靖北军,由豫王朱栩竟率领,迎战屡犯边境的北漠圣汗阿勒坦。
第358章 等的人回来了
马车离京城尚有百余里,锦衣卫的奏报便已呈至雕龙描金的案头。黄昏时分,苏晏刚踏进城门,就接到了传召他入宫的口谕。
传谕的是老熟人,从东宫小內侍升任了掌印少监的富宝。
富宝与朱贺霖同龄,如今也长成个十七八岁青年,曾经的澄澈与稚气从他身上淡去,当他站在车门外仰脸笑望苏晏时,苏晏依稀感觉到了“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深刻的涵义。
——很多时候,成长会让人变浑浊,然而浑浊亦是为了生存。
富宝在苏晏面前举止谦恭,态度殷勤,比毛崽子多桂儿更像蓝喜的干孙子。苏晏与他寒暄了两句,微笑问道:“皇上召得这么急,可是出了什么事?”
富宝赔笑:“苏大人回京,就是一等一的大事。皇上如隔三秋的心情,还望大人多多体谅。”
苏晏连声道不敢,又问:“可否先让我回家沐浴更衣再进宫面圣,以免失了臣礼?”
富宝道:“宫中早已依着大人的身量备下各色衣物,温泉浴池任君选择,莫让皇上久等啊。”
苏晏没辙,只得沿着正阳门大街径直往北入宫。
马车与驾车的荆红追在午门前被拦住,荆红追以眼神示意:大人可需我陪同?
明着陪,他敢闯宫;暗着陪,他能瞒过所有禁卫军的耳目。端的看他家大人如何吩咐。
但苏晏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说:“阿追,你先回家等我。好久不见小北了,你和他叙叙旧,也问问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京城发生了什么大小事件。”
苏大人没说会不会回家吃晚饭,意味着有留宿宫中的可能性。然而大人也并未露出忧虑之色,没叫他暗中保护,说明自有应付小皇帝的法子。两人的默契已近乎心心相印的地步,荆红追闻言点了点头,将一只小小的木质哨笛放在苏晏掌心:“这是我在回京路上削的,音色特殊,能使皇宫屋脊上栖息的群鸟惊狂飞旋,远远的便能看见。大人今后就带在身边,以防万一。”
阿追的一番心意,苏晏自然不会拒绝,他将哨笛贴身收藏好,随富宝入了宫。
沐浴更衣后,苏晏来到御书房,见到了一身烟霞色团龙常服的朱贺霖。
朱贺霖爱穿红。红是储君色,他幼年时穿惯了,而红色又出奇地衬他的气质,丝毫不显女气,反而分外英气勃勃。
苏晏进入殿门的第一眼,就不由自主地被这袭明艳的色彩夺去视线,下意识地想:才两个月不见,小朱又长大成熟了不少啊!
朱贺霖放下奏本,抬头看他的瞬间,似乎想要离座向他奔来,一如往常的每次见面。但微抬的上半身很快又沉了下去,他像个威仪有度的帝王那般,朝入殿的臣子招了招手:“不必行礼,过来。”
烛光中,苏晏恍惚看见了暌违已久的景隆帝朱槿隚,唇边挂着恬静而深邃的笑意,在庄严的御座后,在夏日的莲池边,在元夜的城楼上,朝他招手。
他脚下微晃,从瞬间的幻觉中挣脱出来,咽下喉内酸涩,怀着复杂的心情一步步走向年轻的新君。
“别站着,过来坐。”朱贺霖拍了拍罗汉榻宽敞的椅面,面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仿佛两人之前的争执、矛盾、不告而别与千里追踪,从未发生过。
苏晏隔着炕桌坐下来,屁股底下硌到了什么,摸出来一看,是一枚西洋棋的黑相。
“这是……以前我们玩过的那副棋?”
朱贺霖颔首:“对,从东宫带过来的。是你亲手画的图样,我吩咐匠人打造,皇宫里的第一副西洋棋。”
苏晏捻动指间棋,怀念地吁了口气,将棋子放在桌面:“五六年了,棋身的涂漆都旧了,皇上还留着它。不如再打套新的。”
朱贺霖含笑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棋与人一样,旧的才有手感。”
苏晏假装听不懂言下之意,从怀中掏出一叠信封、信纸放在桌面,说:“这是我在豫王府搜到的辽王来信,以及从废稿中誊出来的豫王回信。”
朱贺霖并不翻看证据,而是先问他:“你的结论是什么?”
苏晏深吸口气,平静而坚定地答:“豫王并无反意,犹有忠君报国之心。”
朱贺霖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轻轻叩击。苏晏霍然发现,连这个沉思时的小动作都像极了他的父亲,景隆帝朱槿隚。
很像,但终究不是……苏晏意识到了什么,一股疼惜涌上心头,忍不住低低地唤了一声:“贺霖——”
朱贺霖淡淡地笑了一下,“豫王的事,清河继续说。”
苏晏压住翻涌的心绪,定了神后继续说:“皇上看过这些信便知,辽王的确心怀怨望,试图鼓动豫王,联手图谋不轨。但豫王并不为所动,所回之信皆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因为不堪其扰而数度调侃捉弄。”
朱贺霖抽出一张信纸浏览,嗤了声:“也就辽王有勇无谋,脑壳里长的都是肉疙瘩,换作卫王或是宁王,早就看出这字里行间的促狭之意了。”
苏晏并未亲眼见过这些被削藩的亲王们,但之前也从锦衣卫的档案中对其人的脾气秉性得窥一斑,知道辽王暴躁、谷王庸碌、宁王病弱,卫王神神道道,便笑道:“这四个兄弟,想必豫王一个都瞧不上眼。”
“那他瞧得上谁?”朱贺霖反问。
苏晏略一沉默,起身走到殿门口。候立的小內侍躬着身,把捧在手上的木匣递给他。苏晏捧着木匣回到罗汉榻前,在炕桌上打开,取出一顶兜鍪来。
这是一顶镶嵌着六甲神的黄金头盔,盔身残旧,多有破损,像是利器劈砍所致。
朱贺霖仔细端详后,赫然想起宫中收藏的帝王戎装图,失声道:“这是父皇随皇祖父北征时,曾经用过的头盔!六甲神还是登基后镶嵌的,后来这头盔就不知所踪了。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苏晏道:“在豫王府的密室里。他把这金盔,与自己少年时戴的银盔同收在一个抽屉里,时时擦拭。有次他喝醉了酒,还抱着金盔大哭了一场。”
朱贺霖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这个小动作犹带着年幼时的情态,令苏晏倍感亲切,差点伸手去揉对方的脑袋。朱贺霖顺势握住了他伸到半途的手:“我那四皇叔竟然也会哭?还有,他不是千杯不倒,那次如何就喝醉了?”
苏晏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轻声道:“豫王不是醉给了酒,而是醉给了愁闷。他并不知道皇爷尚在人间。”
朱贺霖怔住,良久后方才喃喃:“他是父皇一母同胞的兄弟……”
“我想,在世的亲王虽多,可皇爷心里也只把豫王一人当亲兄弟吧。”苏晏感慨。
朱贺霖正色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想劝我信任他。但你也知道,帝王的信任绝不能轻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