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第211节
“啊?为什么呀?”
胤礽听到康熙前半句话,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一听到后半句话,瞬间就愣住了,紧皱起眉头万分不理解地出声询问道。
“西学开民智,不利于皇权统治,再者天下的读书人和朝堂上的文官们都将孔孟儒家之道做为正统,把西学看成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眼下的政策就很好,你们兄弟们想学西学,朕可以让各国传教士教给你们,像黄履庄这种有条件自学的,也可以跟着传教士学习西学,可朕觉得无需特意开设西学学院传播这门学问,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们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康熙眼皮半阖、视线下移,像是拨算盘珠子一样将手上的玉扳指几乎转动成了残影,预示着他内心也是不平静和纠结的。
“开民智?士大夫看不上西学?”
胤礽听完这话,不禁喃喃地重复了一句,而后也注意到了他汗阿玛手上的动作,灵光一闪间明白他汗阿玛潜在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了。
他们满人入关几十年了,可时至今日还是被反清复明的人给嘲弄成野蛮的“鞑子皇帝、鞑子太子”,他汗阿玛即便是个能干的君王,可面对满人“异族入驻”中原的事实,骨子里还是有些胆怯和惧怕汉人的。
满人实在是太少了,纵使是将八旗子弟全部放在京城,也只是堪堪占满内城而已,外城、京郊、甚至其余诸省汉人千千万,八旗子弟们善战,但是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是汉人,汉人脑子聪明,倘若西学真的放开了,汗阿玛担忧未来有一天他们满人会重新被赶到关外。
明白他汗阿玛的意思后,胤礽都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了,他伸出手轻拍着御案大声说道:
“汗阿玛,孤以前就和你讲过大清亡的屈辱极了,后人都快把我们爱新觉罗给骂死了,西方列强组团来侵略我们的后代,眼下我们明明有机会从您当政的时候就扭转未来的悲惨结局,您如果陷入这种不自信的泥沼里,那么受罪的就是我们的后人了!”
“士大夫们不同意,孤不是也说了,科学院是独立于礼、吏、兵、刑、户、工这传统六部的,没说废掉科举啊,只是想让汗阿玛做个科学院和西学学院的院长,让那些不愿意或者不想走、不能走科举路子的聪明人有条路子过上好生活,给大清的建设添砖加瓦啊,没有特别撬动这些文官们的利益,只要他们不蠢,即便有些微词也不会大大咧咧地和汗阿玛对着干的呀。”
“愚民政策虽然能够使朝廷便于管理百姓,儒家经典虽可帮助我们治国,可西学才是强国之道啊,和强国这种事情比起来,有大用处的西学怎么可以像是个蒙尘的珠宝一般深深锁在紫禁城里让我们爱新觉罗一族把玩儿呢?”
“汗阿玛,您明明知道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有气数的,不会长久不衰。”
作者有话说:
第二百二十六章
“您是想要大清重蹈长生天世界里的覆辙,变成屈辱、人人喊打、国祚延绵的朝代,还是愿意让他在您手里变得更好,即便民间百姓因为学了西学开了民智,让大清的国祚缩短了,爱新觉罗出不了几代皇帝了,可大清却会享有一段极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啊,您百年之后也会在清史上留下个圣明君主的名头。”
“孤现在把该说的话都给尽数说完了,可保成只是个尚在读书的储君,您才是如今掌舵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究竟愿不愿意在民间推广西学,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汗阿玛做主,如今时辰不早了,保成困了,孤也不耽搁汗阿玛安寝,保成要回毓庆宫里睡觉了。”
胤礽气呼呼地将心里最后的话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全给一口气说完,利落地俯身冲着康熙行了个礼就沿着三级台阶快步走了下去。
双脚刚接触到铺在台阶下面的地毯,他才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抬起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随后又转过身子“蹬蹬蹬”地踩着台阶,跑到上面的御案旁,将白釉菊花盘中剩了半盘子的小月饼又给重新放回了红木食盒里,“啪嗒”一声重重地将木匣子的盖给扣上了。
康熙骨子里也是个很要强、极其看重自尊的人,眼下被他儿子给毫不留情地扯下表面的遮羞布,当面戳中内里的心思后,纵使眼前之人是他最疼爱的嫡子,康熙也不由皱了皱眉头,心中对胤礽也升腾起了几分恼意,看着胤礽梗着脖子、对他大放一顿厥词后,就不由分说地拎起食盒打算潇洒地掉头离开御书房。
他简直是被这任性又胆大的儿子给气笑了,开口喊住已经走到门口的胤礽,冷声说道:
“爱新觉罗·胤礽,这是朕的爱妃特意给朕准备的食盒,朕还没吃完呢,你拿回毓庆宫是什么意思?”
被康熙给气着了的小太子连转头都没转,随口丢下一句“汗阿玛,你想得太多了,这是姨母给保成装的食盒,担心孤晚上饿,让孤带回东宫里慢慢吃的”,就掀起门帘,迈过门槛步子急促地走了出去。
原本悠闲地靠在屋檐下红漆大柱子上、欣赏乾清宫夜色的何柱儿,看到太子殿下突然脸色黑黑、气愤不已地从御书房里走出来了,他不由眼皮子狠狠一跳,猜不到里面发生了何事,赶忙抬起手扶了扶有些偏外的帽子,赶忙抬起脚,快步追了上去。
待小太子踏着漆黑的夜色从东侧门离开乾清宫后,御书房里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冷凝了起来,梁九功忍不住紧张地吞了吞口水,恨不得变成身旁大书架子上的一本书,觉得意外还真是不可控得啊,明明之前父子俩聊得还挺开心的,怎么一转眼就杠起来了啊。
他正想硬着头皮劝慰皇上,说太子殿下是打心眼儿里把您当成自个儿阿玛看待的,所以才敢在您面前毫不遮掩地露出真性情的,就听到了康熙爽朗的笑声。
梁九功不由惊疑不定地瞅向坐在雕花圈椅上的康熙,猜测着皇上是不是被太子殿下给气疯了?
这时,他的耳畔处又传来皇上带着笑意的声音:
“梁九功啊,保成这倔驴的样子倒有点儿像保清了,看来还是个屁都不懂的孩子呢,为了气朕,还非得把皇贵妃给朕准备的食盒说成是他的,虚岁都十岁了,还长不大呢。”
梁九功听到皇上自信不已的话,心中不由也升腾起几分尴尬来,凭他对皇贵妃的了解,怕是太子殿下嘴里最后说的话是真的,食盒真的是皇贵妃给小太子准备的,但看到皇上显然被小太子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气也散了大半,也赶紧赔笑地说道:
“皇上,可不是吗?奴才觉得啊,太子殿下这也是和您父子情深,对您亲近,故而才会愿意在您面前,没有储君包袱地使出小性子呢。”
康熙听完一旁心腹太监总管的话,摇头笑了笑没再吭声,可等他洗漱过后、换上明黄色寝衣躺在宽敞的龙床上后,却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了……
翌日清晨上朝时,康熙顶着眼下青黑色的眼圈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的朝臣们又在“宝岛弃守”这个问题上争执的脸红脖子粗的,一夜未睡,听着下面吵吵嚷嚷像是混乱菜市场般,他不由有些头疼,伸手拍着龙椅的鎏金扶手开口说道:
“行了,朕已经想好了,宝岛好不容易重新回归大清了,弃而不守不是良策,宝岛上面如今人口较少,倒也不必单设置成一省,朕决定等明年开春后,在宝岛上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驻兵八千;在福建和宝岛中间的澎湖列岛上设置副将一员,驻兵两千,宝岛以后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1,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退朝吧。”
身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康熙说完这句话后,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抬起手揉着红缨朝冠下发痛的额头,转身匆匆走了。
梁九功也忙甩动了一下怀里的金把手拂尘,响亮地高声喊了一句“退朝”,就忙抬起腿去追皇上了。
站在御阶之下还没有吵尽兴的朝臣们,听到皇上的话,像是被紧紧捂住嘴巴不让发声了一般,都条件反射地互相面面相觑,皇上向来对待政事非常勤勉,要求日日御门听政,这还是头一回上朝没多久皇上就宣布下朝的啊,可宝岛的事情皇上既然已经拍板了,朝臣们也都有眼色地不再提起“弃守”的事情了。
午时初,在乾清宫偏殿读书的胤礽下课后,也从何柱儿口中得知了他汗阿玛早上时在朝堂上宣布的对“宝岛”的治理办法,但是发现他汗阿玛其实并未提起半分开设西学学院、和皇家科学院的事情后,小太子打心眼儿里觉得失望、失落极了……
时间匆匆,一晃眼五日就过去了。
八月二十这日,远在南边宝岛上的郑克塽领头剃发易服后,标志着郑氏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郑氏几代人对宝岛的统治也宣告结束了。
临近八月末,储秀宫前院的柿子、石榴和大枣子开始渐渐变红,紫禁城的秋意越来越浓了。
郑克塽也带着先前辅佐自己治理宝岛的两个叔叔郑聪、郑克举,跟着施琅举家来到了京城。
康熙在朝堂上接见了叔侄三人,对其均有封赏,将十四岁的郑克塽封为海澄公,把所有的郑氏后人都编入了汉军正红旗,在朝阳门外赏赐了大府邸,还对郑克塽已逝多年的祖父郑成功大肆褒奖了一番,肯定郑成功打跑荷兰人,收复宝岛的功绩。
郑氏后人住在大府邸里,仍旧有吃有喝、过着娇妻美妾、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的富贵生活,唯独像是关在金丝雀的鸟儿一般,失去了后半辈子的自由,康熙规定他们这代人生前不得出京城半步,到第三代之后才可以离开京城,自由地前往大清各处……
进入而立之年的康熙,铲除了权臣鳌拜顺利亲政、亲政后又马不停蹄地平定三藩、收复宝岛,算是有三大政绩了。
九月初三,紫禁城里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
下午申时初,康熙处理完政务,换上一身玄色的常服,撑着一把油纸伞带着梁九功来到奉先殿给列祖列宗们上香。
梁九功守在殿门口,康熙独自跨过门槛,进入奉先殿大厅后,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门口绣着大清全境地图的屏风,往常时他还不觉得,可自从中秋节过后,他宝贝儿子像是与他赌气般再也没去乾清宫正殿里找过他。
康熙这时不由将目光聚在了地图上标注着扬州的位置,想起自学西学的黄履庄。
胤礽那晚脸颊涨得红红的、急声说出来推广西学的话又一一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将思绪给挥散,随后抬起步子绕过屏风,走到里面,来到一旁铺有明黄色绸布的长桌案旁,伸手拿起三柱香点燃,随后又移到了高大的供桌旁,双手举起三柱香对着摆放在大供桌上的列祖列宗的神牌恭敬地俯身三拜,紧跟着将冒着烟的香全都插在神牌下方竖耳的铜胎珐琅大香炉里,看着香炉旁边供奉的花果点心都很新鲜,他又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迈步往内厅走去。
进入内厅后,他站在几个蒲团前,仰头看着高高悬挂在墙上、身穿着明黄色龙袍、气势威严的翁库玛法(曾祖父)努尔哈赤的画像,而后目光顺势往后移动,在他汗玛法皇太极的画像上也看了几眼,当视线转到第三位看起来比他现在还要年轻几岁的汗阿玛福临画像上后,康熙细长的丹凤眼不由半眯,垂在身侧的两只大手也无意识地微微攥起来,紧紧地注视着他年轻时候、面容俊秀的汗阿玛,抿了抿薄唇,沉默许久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作者有话说:
【注释一】
1【历史上清朝□□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弃留”之争。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来自百科,文中因剧情需要,用自己的话换了个表述。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台湾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立有大功的施琅认为台湾乃□□、粤四省左护,“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因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康熙帝深以为然,遂决定于次年(康熙二十三年)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即台南的台湾府,以及诸罗、台湾、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此后,从福建、江浙一带渡海登岛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清政府在台湾添设教官人数,传授儒学,并在科举方面给予了便利,台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摘自《清末台湾的设省之路》
第二百二十七章
酉时末,临近傍晚,天色渐渐昏暗了起来。
等候在奉先殿外面的梁九功,站在屋檐下的红漆大柱子旁,听着雨声越来越小了,就抬起腿往前走了几步,伸出胳膊手心朝上往檐外探,仰着头看头顶昏暗的天色,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果真是雨停了。
他不由扭头往身后紧紧关闭的雕花木门上瞅了一眼,寻思着皇上这都进去差不多俩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出来啊?莫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贴心的梁九功眉头微拧,心怀忐忑地又转身走上前,双手刚刚触摸到木门,琢磨着自己只是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瞥一眼,看看皇上是否安好,倘若无事的话,他悄无声息地退出来就好。
谁知他还没有使劲儿,木门就“嘎吱”一声从内被人给拉开了,梁九功猝不及防间差点儿被门槛给绊倒和正欲走出来的皇上撞个满怀。
“梁九功,你这是打算做什么?”
康熙看着梁九功像是一只爬墙壁虎搬身子扭曲着滑稽地用两只手紧紧抓着铜质门环吊在门上以防摔倒,头上戴着的红缨帽子也被一个踉跄间歪倒了一侧挡住了半张脸,哪有半点儿往日里身为乾清宫总管太监的稳重和淡定,不由嘴角微微抽了抽,斜睨着看向他。
“嘿嘿嘿,皇上,奴才这不是想着天色都快黑了,看看您饿了没有吗?”
梁九功干笑着按着雕花门默默站好,对着康熙赔笑道。
康熙心中有事儿,也歇了当下看自己心腹太监笑话的心思,淡声对着他出声说道:
“走吧,去西边的慈宁宫,朕去给皇玛嬷请安。”
话音刚落,他就自顾自地抬起腿、脊背挺得直直的绕过梁九功大步流星地踩着有些湿滑的台阶走了下去,穿着青黑色绣有龙纹的靴子也踏在了宫道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梁九功见状,忙抬起手将自己头上的帽子给扶正,微微俯身拿起靠在墙上合起来的油纸伞就匆匆忙忙地追赶康熙。
主仆二人的步子迈地又大又快,双脚在一起一落间带起不少水花。
约莫两刻多钟后,康熙带着梁九功一走进慈宁门,隔着老远就听到大厅里面传来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稚嫩童声。
等他迈过门槛,进入大厅后,入眼就看到这里竟然热闹极了。
快满五周岁、身穿一件靛蓝色衣服浑身都是胖嘟嘟的小五和虚岁四岁带着一件浅黄色衣服的小六正脱了鞋子,穿着白色的袜子盘腿坐在东墙边的炕上下棋。
快满六周岁、身穿一件淡粉色宫装,头上梳着小两把头的恪靖则双腿交叠地倚靠在墙上,坐在兄弟俩身旁翻阅着一本蓝封书级。
炕下面铺着白色的长长羊毛地毯上,还或坐或躺或蹲的“摆”了三个胖乎乎的小奶团子。
身穿着舒适深色常服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正互相挨着坐在大厅上首的软榻上,手里端着奶茶和站在一旁的苏麻喇姑、桂嬷嬷说笑着。
皇太后眼尖最先看到身穿着一件绣有五爪金龙、玄色常服的康熙,不禁惊喜地开口询问道:
“玄烨,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啊?”
听到皇太后的声音,众人也都将目光转到了门口。
小五,小六和恪靖三个大孩子看到康熙后,立刻用手按着炕面将身子往炕边沿挪,边弯腰穿鞋,边开口大声喊着“汗阿玛!”
待在羊毛地毯上的三个小奶团子也“齐刷刷”地转过头,望向门口。
身穿着宝蓝色小衣服坐在地毯上的小十三和蹲在地毯上、身穿着青色小衣服、一岁半大的小十二,前者翻了个身子咧起小嘴,乐呵呵地手脚并用地快速朝着门口爬去。后者则两只小短腿儿晃晃悠悠地从地毯上站起来,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平躺在地毯上,闭着眼睛穿着红衣服的小十四感受到坐在一旁的十三哥哥爬走了,懒洋洋地睁开大眼睛也往门口瞅了一眼,看见他们汗阿玛后,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亮也“唰”地一下子利落地翻过小身子。
即便比小十三慢了几息,但是小十四还是凭借着他强壮的体质和灵活短胖的四肢与小十三同时一左一右地搂住了康熙的两条小腿。
康熙才刚刚俯身朝着坐在软榻上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行了一礼,下一瞬就感觉到身下一沉,低头一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脖子上带着醒目的镶嵌着红宝石金项圈的小儿子都正笑眯眯地仰起毛茸茸的小脑袋瞅着他。
快满十个月大的双胞胎,因为皇贵妃平日里喂养的好,又不挑食喂什么吃什么,简直是实心胖,浑身长满了软乎乎的奶膘已经有十几斤重了。
两个小奶娃都像树袋熊一样伸着短胳膊紧紧搂着康熙的小腿,像是左右腿上各绑了一个加水的沙袋一样,康熙试探着往前迈了一个步子,发现走起路来实在是太过艰难了,只好无奈俯下身子一条胳膊一个,将双胞胎都给抱了起来。
瞬间身子悬空、视野升高的小哥俩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而后同时伸手摸摸康熙嘴唇上方扎手的青黑色胡茬子,像是两个小傻蛋儿一样,咧着小嘴露出几颗白白的小乳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汗阿玛,你怎么来了呀?”
穿好鞋子并排跑过来的小五、小六仰起小脑袋询问着,恪靖用右手牵着走路还不太稳当、略微羞涩的小十二跟在最后也走了过来。
康熙看到可爱乖巧的儿子、女儿们都在,郁闷的心情好了许多,正想开口回答小胤祺和小胤祚的问题。
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瞥见下面的小十四像是发现什么新奇事物了一般,抬起胖乎乎的左手摸了摸自己圆脑袋上的短短的黑黝黝胎发,而后大眼睛满是惊奇地伸出右手想要拽一拽缀在康熙脑袋后面的长辫子,忙张嘴将康熙嘴中的话给堵了回去,笑着开口喊道:
“玄烨,你快点儿过来坐下,你在乾清宫忙朝政忙了一天了,万一手软一不小心手滑把哀家的俩小曾孙给摔了怎么办?”
康熙正使劲儿往后努力仰着头,躲避小儿子伸过来的“魔爪”,初听到太皇太后前半句话,还觉得自家皇玛嬷这是心疼他忙了一天身体疲累呢,听完后半句话才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担忧小曾孙们呢,不禁身子一僵,觉得果然双胞胎一生出来,他在慈宁宫、寿康宫和储秀宫的地位好似凭空降了一大截一样。
胤礽听到康熙前半句话,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一听到后半句话,瞬间就愣住了,紧皱起眉头万分不理解地出声询问道。
“西学开民智,不利于皇权统治,再者天下的读书人和朝堂上的文官们都将孔孟儒家之道做为正统,把西学看成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眼下的政策就很好,你们兄弟们想学西学,朕可以让各国传教士教给你们,像黄履庄这种有条件自学的,也可以跟着传教士学习西学,可朕觉得无需特意开设西学学院传播这门学问,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们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康熙眼皮半阖、视线下移,像是拨算盘珠子一样将手上的玉扳指几乎转动成了残影,预示着他内心也是不平静和纠结的。
“开民智?士大夫看不上西学?”
胤礽听完这话,不禁喃喃地重复了一句,而后也注意到了他汗阿玛手上的动作,灵光一闪间明白他汗阿玛潜在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了。
他们满人入关几十年了,可时至今日还是被反清复明的人给嘲弄成野蛮的“鞑子皇帝、鞑子太子”,他汗阿玛即便是个能干的君王,可面对满人“异族入驻”中原的事实,骨子里还是有些胆怯和惧怕汉人的。
满人实在是太少了,纵使是将八旗子弟全部放在京城,也只是堪堪占满内城而已,外城、京郊、甚至其余诸省汉人千千万,八旗子弟们善战,但是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是汉人,汉人脑子聪明,倘若西学真的放开了,汗阿玛担忧未来有一天他们满人会重新被赶到关外。
明白他汗阿玛的意思后,胤礽都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了,他伸出手轻拍着御案大声说道:
“汗阿玛,孤以前就和你讲过大清亡的屈辱极了,后人都快把我们爱新觉罗给骂死了,西方列强组团来侵略我们的后代,眼下我们明明有机会从您当政的时候就扭转未来的悲惨结局,您如果陷入这种不自信的泥沼里,那么受罪的就是我们的后人了!”
“士大夫们不同意,孤不是也说了,科学院是独立于礼、吏、兵、刑、户、工这传统六部的,没说废掉科举啊,只是想让汗阿玛做个科学院和西学学院的院长,让那些不愿意或者不想走、不能走科举路子的聪明人有条路子过上好生活,给大清的建设添砖加瓦啊,没有特别撬动这些文官们的利益,只要他们不蠢,即便有些微词也不会大大咧咧地和汗阿玛对着干的呀。”
“愚民政策虽然能够使朝廷便于管理百姓,儒家经典虽可帮助我们治国,可西学才是强国之道啊,和强国这种事情比起来,有大用处的西学怎么可以像是个蒙尘的珠宝一般深深锁在紫禁城里让我们爱新觉罗一族把玩儿呢?”
“汗阿玛,您明明知道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有气数的,不会长久不衰。”
作者有话说:
第二百二十六章
“您是想要大清重蹈长生天世界里的覆辙,变成屈辱、人人喊打、国祚延绵的朝代,还是愿意让他在您手里变得更好,即便民间百姓因为学了西学开了民智,让大清的国祚缩短了,爱新觉罗出不了几代皇帝了,可大清却会享有一段极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啊,您百年之后也会在清史上留下个圣明君主的名头。”
“孤现在把该说的话都给尽数说完了,可保成只是个尚在读书的储君,您才是如今掌舵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究竟愿不愿意在民间推广西学,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汗阿玛做主,如今时辰不早了,保成困了,孤也不耽搁汗阿玛安寝,保成要回毓庆宫里睡觉了。”
胤礽气呼呼地将心里最后的话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全给一口气说完,利落地俯身冲着康熙行了个礼就沿着三级台阶快步走了下去。
双脚刚接触到铺在台阶下面的地毯,他才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抬起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随后又转过身子“蹬蹬蹬”地踩着台阶,跑到上面的御案旁,将白釉菊花盘中剩了半盘子的小月饼又给重新放回了红木食盒里,“啪嗒”一声重重地将木匣子的盖给扣上了。
康熙骨子里也是个很要强、极其看重自尊的人,眼下被他儿子给毫不留情地扯下表面的遮羞布,当面戳中内里的心思后,纵使眼前之人是他最疼爱的嫡子,康熙也不由皱了皱眉头,心中对胤礽也升腾起了几分恼意,看着胤礽梗着脖子、对他大放一顿厥词后,就不由分说地拎起食盒打算潇洒地掉头离开御书房。
他简直是被这任性又胆大的儿子给气笑了,开口喊住已经走到门口的胤礽,冷声说道:
“爱新觉罗·胤礽,这是朕的爱妃特意给朕准备的食盒,朕还没吃完呢,你拿回毓庆宫是什么意思?”
被康熙给气着了的小太子连转头都没转,随口丢下一句“汗阿玛,你想得太多了,这是姨母给保成装的食盒,担心孤晚上饿,让孤带回东宫里慢慢吃的”,就掀起门帘,迈过门槛步子急促地走了出去。
原本悠闲地靠在屋檐下红漆大柱子上、欣赏乾清宫夜色的何柱儿,看到太子殿下突然脸色黑黑、气愤不已地从御书房里走出来了,他不由眼皮子狠狠一跳,猜不到里面发生了何事,赶忙抬起手扶了扶有些偏外的帽子,赶忙抬起脚,快步追了上去。
待小太子踏着漆黑的夜色从东侧门离开乾清宫后,御书房里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冷凝了起来,梁九功忍不住紧张地吞了吞口水,恨不得变成身旁大书架子上的一本书,觉得意外还真是不可控得啊,明明之前父子俩聊得还挺开心的,怎么一转眼就杠起来了啊。
他正想硬着头皮劝慰皇上,说太子殿下是打心眼儿里把您当成自个儿阿玛看待的,所以才敢在您面前毫不遮掩地露出真性情的,就听到了康熙爽朗的笑声。
梁九功不由惊疑不定地瞅向坐在雕花圈椅上的康熙,猜测着皇上是不是被太子殿下给气疯了?
这时,他的耳畔处又传来皇上带着笑意的声音:
“梁九功啊,保成这倔驴的样子倒有点儿像保清了,看来还是个屁都不懂的孩子呢,为了气朕,还非得把皇贵妃给朕准备的食盒说成是他的,虚岁都十岁了,还长不大呢。”
梁九功听到皇上自信不已的话,心中不由也升腾起几分尴尬来,凭他对皇贵妃的了解,怕是太子殿下嘴里最后说的话是真的,食盒真的是皇贵妃给小太子准备的,但看到皇上显然被小太子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气也散了大半,也赶紧赔笑地说道:
“皇上,可不是吗?奴才觉得啊,太子殿下这也是和您父子情深,对您亲近,故而才会愿意在您面前,没有储君包袱地使出小性子呢。”
康熙听完一旁心腹太监总管的话,摇头笑了笑没再吭声,可等他洗漱过后、换上明黄色寝衣躺在宽敞的龙床上后,却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了……
翌日清晨上朝时,康熙顶着眼下青黑色的眼圈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的朝臣们又在“宝岛弃守”这个问题上争执的脸红脖子粗的,一夜未睡,听着下面吵吵嚷嚷像是混乱菜市场般,他不由有些头疼,伸手拍着龙椅的鎏金扶手开口说道:
“行了,朕已经想好了,宝岛好不容易重新回归大清了,弃而不守不是良策,宝岛上面如今人口较少,倒也不必单设置成一省,朕决定等明年开春后,在宝岛上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驻兵八千;在福建和宝岛中间的澎湖列岛上设置副将一员,驻兵两千,宝岛以后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1,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退朝吧。”
身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康熙说完这句话后,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抬起手揉着红缨朝冠下发痛的额头,转身匆匆走了。
梁九功也忙甩动了一下怀里的金把手拂尘,响亮地高声喊了一句“退朝”,就忙抬起腿去追皇上了。
站在御阶之下还没有吵尽兴的朝臣们,听到皇上的话,像是被紧紧捂住嘴巴不让发声了一般,都条件反射地互相面面相觑,皇上向来对待政事非常勤勉,要求日日御门听政,这还是头一回上朝没多久皇上就宣布下朝的啊,可宝岛的事情皇上既然已经拍板了,朝臣们也都有眼色地不再提起“弃守”的事情了。
午时初,在乾清宫偏殿读书的胤礽下课后,也从何柱儿口中得知了他汗阿玛早上时在朝堂上宣布的对“宝岛”的治理办法,但是发现他汗阿玛其实并未提起半分开设西学学院、和皇家科学院的事情后,小太子打心眼儿里觉得失望、失落极了……
时间匆匆,一晃眼五日就过去了。
八月二十这日,远在南边宝岛上的郑克塽领头剃发易服后,标志着郑氏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郑氏几代人对宝岛的统治也宣告结束了。
临近八月末,储秀宫前院的柿子、石榴和大枣子开始渐渐变红,紫禁城的秋意越来越浓了。
郑克塽也带着先前辅佐自己治理宝岛的两个叔叔郑聪、郑克举,跟着施琅举家来到了京城。
康熙在朝堂上接见了叔侄三人,对其均有封赏,将十四岁的郑克塽封为海澄公,把所有的郑氏后人都编入了汉军正红旗,在朝阳门外赏赐了大府邸,还对郑克塽已逝多年的祖父郑成功大肆褒奖了一番,肯定郑成功打跑荷兰人,收复宝岛的功绩。
郑氏后人住在大府邸里,仍旧有吃有喝、过着娇妻美妾、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的富贵生活,唯独像是关在金丝雀的鸟儿一般,失去了后半辈子的自由,康熙规定他们这代人生前不得出京城半步,到第三代之后才可以离开京城,自由地前往大清各处……
进入而立之年的康熙,铲除了权臣鳌拜顺利亲政、亲政后又马不停蹄地平定三藩、收复宝岛,算是有三大政绩了。
九月初三,紫禁城里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
下午申时初,康熙处理完政务,换上一身玄色的常服,撑着一把油纸伞带着梁九功来到奉先殿给列祖列宗们上香。
梁九功守在殿门口,康熙独自跨过门槛,进入奉先殿大厅后,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门口绣着大清全境地图的屏风,往常时他还不觉得,可自从中秋节过后,他宝贝儿子像是与他赌气般再也没去乾清宫正殿里找过他。
康熙这时不由将目光聚在了地图上标注着扬州的位置,想起自学西学的黄履庄。
胤礽那晚脸颊涨得红红的、急声说出来推广西学的话又一一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将思绪给挥散,随后抬起步子绕过屏风,走到里面,来到一旁铺有明黄色绸布的长桌案旁,伸手拿起三柱香点燃,随后又移到了高大的供桌旁,双手举起三柱香对着摆放在大供桌上的列祖列宗的神牌恭敬地俯身三拜,紧跟着将冒着烟的香全都插在神牌下方竖耳的铜胎珐琅大香炉里,看着香炉旁边供奉的花果点心都很新鲜,他又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迈步往内厅走去。
进入内厅后,他站在几个蒲团前,仰头看着高高悬挂在墙上、身穿着明黄色龙袍、气势威严的翁库玛法(曾祖父)努尔哈赤的画像,而后目光顺势往后移动,在他汗玛法皇太极的画像上也看了几眼,当视线转到第三位看起来比他现在还要年轻几岁的汗阿玛福临画像上后,康熙细长的丹凤眼不由半眯,垂在身侧的两只大手也无意识地微微攥起来,紧紧地注视着他年轻时候、面容俊秀的汗阿玛,抿了抿薄唇,沉默许久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作者有话说:
【注释一】
1【历史上清朝□□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弃留”之争。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来自百科,文中因剧情需要,用自己的话换了个表述。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台湾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立有大功的施琅认为台湾乃□□、粤四省左护,“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因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康熙帝深以为然,遂决定于次年(康熙二十三年)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即台南的台湾府,以及诸罗、台湾、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此后,从福建、江浙一带渡海登岛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清政府在台湾添设教官人数,传授儒学,并在科举方面给予了便利,台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摘自《清末台湾的设省之路》
第二百二十七章
酉时末,临近傍晚,天色渐渐昏暗了起来。
等候在奉先殿外面的梁九功,站在屋檐下的红漆大柱子旁,听着雨声越来越小了,就抬起腿往前走了几步,伸出胳膊手心朝上往檐外探,仰着头看头顶昏暗的天色,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果真是雨停了。
他不由扭头往身后紧紧关闭的雕花木门上瞅了一眼,寻思着皇上这都进去差不多俩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出来啊?莫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贴心的梁九功眉头微拧,心怀忐忑地又转身走上前,双手刚刚触摸到木门,琢磨着自己只是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瞥一眼,看看皇上是否安好,倘若无事的话,他悄无声息地退出来就好。
谁知他还没有使劲儿,木门就“嘎吱”一声从内被人给拉开了,梁九功猝不及防间差点儿被门槛给绊倒和正欲走出来的皇上撞个满怀。
“梁九功,你这是打算做什么?”
康熙看着梁九功像是一只爬墙壁虎搬身子扭曲着滑稽地用两只手紧紧抓着铜质门环吊在门上以防摔倒,头上戴着的红缨帽子也被一个踉跄间歪倒了一侧挡住了半张脸,哪有半点儿往日里身为乾清宫总管太监的稳重和淡定,不由嘴角微微抽了抽,斜睨着看向他。
“嘿嘿嘿,皇上,奴才这不是想着天色都快黑了,看看您饿了没有吗?”
梁九功干笑着按着雕花门默默站好,对着康熙赔笑道。
康熙心中有事儿,也歇了当下看自己心腹太监笑话的心思,淡声对着他出声说道:
“走吧,去西边的慈宁宫,朕去给皇玛嬷请安。”
话音刚落,他就自顾自地抬起腿、脊背挺得直直的绕过梁九功大步流星地踩着有些湿滑的台阶走了下去,穿着青黑色绣有龙纹的靴子也踏在了宫道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梁九功见状,忙抬起手将自己头上的帽子给扶正,微微俯身拿起靠在墙上合起来的油纸伞就匆匆忙忙地追赶康熙。
主仆二人的步子迈地又大又快,双脚在一起一落间带起不少水花。
约莫两刻多钟后,康熙带着梁九功一走进慈宁门,隔着老远就听到大厅里面传来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稚嫩童声。
等他迈过门槛,进入大厅后,入眼就看到这里竟然热闹极了。
快满五周岁、身穿一件靛蓝色衣服浑身都是胖嘟嘟的小五和虚岁四岁带着一件浅黄色衣服的小六正脱了鞋子,穿着白色的袜子盘腿坐在东墙边的炕上下棋。
快满六周岁、身穿一件淡粉色宫装,头上梳着小两把头的恪靖则双腿交叠地倚靠在墙上,坐在兄弟俩身旁翻阅着一本蓝封书级。
炕下面铺着白色的长长羊毛地毯上,还或坐或躺或蹲的“摆”了三个胖乎乎的小奶团子。
身穿着舒适深色常服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正互相挨着坐在大厅上首的软榻上,手里端着奶茶和站在一旁的苏麻喇姑、桂嬷嬷说笑着。
皇太后眼尖最先看到身穿着一件绣有五爪金龙、玄色常服的康熙,不禁惊喜地开口询问道:
“玄烨,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啊?”
听到皇太后的声音,众人也都将目光转到了门口。
小五,小六和恪靖三个大孩子看到康熙后,立刻用手按着炕面将身子往炕边沿挪,边弯腰穿鞋,边开口大声喊着“汗阿玛!”
待在羊毛地毯上的三个小奶团子也“齐刷刷”地转过头,望向门口。
身穿着宝蓝色小衣服坐在地毯上的小十三和蹲在地毯上、身穿着青色小衣服、一岁半大的小十二,前者翻了个身子咧起小嘴,乐呵呵地手脚并用地快速朝着门口爬去。后者则两只小短腿儿晃晃悠悠地从地毯上站起来,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平躺在地毯上,闭着眼睛穿着红衣服的小十四感受到坐在一旁的十三哥哥爬走了,懒洋洋地睁开大眼睛也往门口瞅了一眼,看见他们汗阿玛后,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亮也“唰”地一下子利落地翻过小身子。
即便比小十三慢了几息,但是小十四还是凭借着他强壮的体质和灵活短胖的四肢与小十三同时一左一右地搂住了康熙的两条小腿。
康熙才刚刚俯身朝着坐在软榻上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行了一礼,下一瞬就感觉到身下一沉,低头一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脖子上带着醒目的镶嵌着红宝石金项圈的小儿子都正笑眯眯地仰起毛茸茸的小脑袋瞅着他。
快满十个月大的双胞胎,因为皇贵妃平日里喂养的好,又不挑食喂什么吃什么,简直是实心胖,浑身长满了软乎乎的奶膘已经有十几斤重了。
两个小奶娃都像树袋熊一样伸着短胳膊紧紧搂着康熙的小腿,像是左右腿上各绑了一个加水的沙袋一样,康熙试探着往前迈了一个步子,发现走起路来实在是太过艰难了,只好无奈俯下身子一条胳膊一个,将双胞胎都给抱了起来。
瞬间身子悬空、视野升高的小哥俩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而后同时伸手摸摸康熙嘴唇上方扎手的青黑色胡茬子,像是两个小傻蛋儿一样,咧着小嘴露出几颗白白的小乳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汗阿玛,你怎么来了呀?”
穿好鞋子并排跑过来的小五、小六仰起小脑袋询问着,恪靖用右手牵着走路还不太稳当、略微羞涩的小十二跟在最后也走了过来。
康熙看到可爱乖巧的儿子、女儿们都在,郁闷的心情好了许多,正想开口回答小胤祺和小胤祚的问题。
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瞥见下面的小十四像是发现什么新奇事物了一般,抬起胖乎乎的左手摸了摸自己圆脑袋上的短短的黑黝黝胎发,而后大眼睛满是惊奇地伸出右手想要拽一拽缀在康熙脑袋后面的长辫子,忙张嘴将康熙嘴中的话给堵了回去,笑着开口喊道:
“玄烨,你快点儿过来坐下,你在乾清宫忙朝政忙了一天了,万一手软一不小心手滑把哀家的俩小曾孙给摔了怎么办?”
康熙正使劲儿往后努力仰着头,躲避小儿子伸过来的“魔爪”,初听到太皇太后前半句话,还觉得自家皇玛嬷这是心疼他忙了一天身体疲累呢,听完后半句话才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担忧小曾孙们呢,不禁身子一僵,觉得果然双胞胎一生出来,他在慈宁宫、寿康宫和储秀宫的地位好似凭空降了一大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