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3节
  袁平安这下真的服气了,孙立恩的推断方向的确能够将诊断引导至ah-xiii上。可袁平安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在不具备这种知识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检查单,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作出这种诊断的。沉默了很久后,他叹了口气,解释道,“刚才下来的那个血液内科医生,他研究生是在上交大读的血液内科。国内第一例ah-xiii就是由他确诊并且报告的。”袁平安抬起眼睛,看了一眼孙立恩,摇头道,“至于我,当时学习elisa技术的时候,培训专家曾经专门提过elisa对这种疾病的诊断效果。”
  孙立恩恍然大悟。对于地区急诊中心来说听都没听说过的极为罕见的疾病,在北京上海的顶级医院中却是一线医生经常需要诊断和处理的。难怪他们这么快就能诊断出来,原来是见过同样的患者!
  袁平安无奈的摇了摇头,“难怪柳教授会选择去宁远。难怪霍普金斯的医学博士都肯在你的团队里工作。”他顿了顿,自嘲式的笑了起来,“我这种柳教授都不惜的要的人,居然还自我感觉良好,想要用这种罕见病为难你一下,真是……可笑啊。”
  孙立恩沉默了。平心而论,他很看不上袁平安这种做法。但随着诊断明确,再加上袁平安的自白,孙立恩反而有些同情面前这个自视甚高的急诊科住院总医师了。
  自免疫疾病没有一个是好治的,而作为顶级医院,对病人进行治疗自然需要有明确的诊断结论才能继续。在elisa检查结果出来前的三四个小时内,协和的医生们除了进行支持治疗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手段可以用在李嵩昭身上。袁平安的行为自然算不上“把病人扔在一边,转而为难一个规培医”。为难规培医的部分倒是没错,可他并没有置病人于不顾——袁平安只是没办法进行治疗罢了。
  “孙医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袁平安苦笑了两声后郑重道,“请您原谅我的冒失。我原本以为那个帖子上的内容只是罗总在吹牛,而这一切都是你们医院为了挖人而硬生生造出的声势。”
  “我只是一个寻常的规培医而已。”孙立恩挠着头笑道,“只不过比起其他同事,我的运气更好一点,仅此而已。”
  胜者的自谦,在败者听来似乎更像是嘲讽而不是谦虚。只是袁平安却能看得出,孙立恩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他忽然笑了出来,“我是真没想到,刘堂春教授手底下居然能出你这么一个人,我原本以为,你跟车一起来协和,主要是为了挖人的呢。”
  没想到,刘主任的威名竟然连协和都知道了。孙立恩无奈的摊了摊手,“你还真别说,我这次来北京出差,就是为了接人。”
  “接人?”袁平安眉毛一挑,“难道是……那个美国的免疫学专家帕斯卡尔博士?”
  “你怎么知道的?”这下轮到孙立恩见鬼了。难道面前这个医生能看见任务栏之类的?
  袁平安嘿嘿一笑,“罗总的帖子还在持续更新呢。他说帕斯卡尔博士大概后天就能到宁远,而且就是冲着你这个治疗团队来的。”
  孙立恩叹了口气,“是啊。只可惜我们院里定点的酒店出了点问题。只剩下了一间房……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个女同事呢。只能让她住下了。”说到这里,孙立恩有些不好意思道,“袁医生,麻烦问一下啊,咱们这附近有个蓝速网吧对吧?从咱们院里怎么走过去方便?我还在那边开了台包夜的电脑呢。”
  袁平安再次被吓了一跳,“孙医生……你来北京接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得找网吧包夜?”
  “我级别不够啊……酒店里剩下的最后一个房间是总统套。”孙立恩苦笑着摊了摊手,“北京的酒店也太贵了,这附近的快捷酒店都得五六百一晚。规培的津贴一个月才两千出头,要是自费住一晚上,我这个月都得啃馒头。”
  “要不干脆这样。”袁医生一拍大腿,“我看你也拿着换洗衣服,干脆就今晚在我们值班室里凑合睡一宿。地下一楼就有澡堂,你拿着我的卡去洗个澡,回来对付一晚上,总比你在网吧强。”
  孙立恩自然有些心动,可这样似乎也太给人添麻烦了。他考虑再三,正准备婉拒袁平安的好意,却被另一个理由打动了。
  “这个病人的检查报告三四个小时就出来了。全球报告仅有不到一百例的罕见病例,你就不想直接看看?”袁平安当然知道用什么才能彻底激起一个医生的好奇心。他笑着问道,“而且还有后续的治疗和其他诊断,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安排你全程参观。”
  “那就麻烦您了!”孙立恩闻言大乐,使劲和袁平安握了握手。
  ·
  ·
  ·
  说起来也算有趣,生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其实对洗澡也挺有讲究。在他们看来,南方人那种一天冲一次的最多叫“过水”。真正的洗澡,那得在砖砌的大热水池子里泡舒坦了,花个几块钱请搓澡师傅用澡巾将身上的泥垢搓个遍,然后再泡一次,随后冲干净。这才叫洗澡。
  然而这样的澡堂现在可是越来越少,孙立恩一直很想亲身体验一下的老澡堂子看来只能在梦里体验一下了。而在地下室一层的这间值班淋浴室,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北方澡堂的一大特点——通透。
  是的,北方的澡堂都很通透。推开门,用袁医生的卡刷开一个储物柜放好衣服后,孙立恩拎着毛巾,被眼前的景色吓了一跳。澡堂里靠墙有大约十几个淋浴喷头,而各个喷头之间,一点遮挡都没有。
  生长在南北交界处的孙立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风格的淋浴室,一开始他还觉着至少能给个隔间。可看着面前的景象,他竟然有一种转头就走的冲动。
  “嘿,小伙子怎么站着不动弹了?”一丝不挂的孙立恩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扭头一看,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正好奇的看着他。“怎么着,进去之前还得先瞅瞅有没有进错浴池?”
  澡堂内正在冲澡的几人传来了爽朗的笑声,“老朱你这么门儿清,以前也进过女澡堂子?”
  “嗨。”中年人绕过孙立恩,白毛巾往肩上一批,晃着腿进了澡堂。“想当年咱老朱也是协和一帅,想拉着我进清华池的姑娘多了去了!可惜呀,咱思想觉悟太高了点。”说到这里,中年人甚至说出了一丝遗憾似的,“我就在澡堂子里走错过一回,还是走到锅炉房去的!”
  孙立恩看了看那个中年人的背影,却发现他脑袋顶上跳出一行字来,“朱敏华,男,57岁,疲劳。”
  “老朱你就想美事儿吧。”澡堂里正在洗澡的人笑道,“你怎么今天还在院里?让你媳妇儿赶出来了?”
  “甭提了。”朱敏华摇了摇头,“她去美国看儿子,把我一个人撇家里了。在家里待着怪没意思的,这不就来和你们作伴了?”
  “我刚刚听我的学生说,你们急诊送了个疑似ah-xiii来?”正在洗澡的那人搓了搓身上的泥垢,忽然问道,“你去看了没有?”
  朱敏华摇了摇头,“小袁没和我提这个事儿。一会我去看看情况。”
  第125章 同协三宝
  热水浇在身上,朱敏华没过多久就被烫的浑身发红,大喊痛快。活像是一直被烫熟了的大虾。
  孙立恩做了好一阵心理准备,寻了个离众人最远的龙头冲着澡。累了一天又冻了半宿,热水这么一洗,浑身的倦意都涌了上来,恨不得赶紧出去倒头就睡。草草冲了一番后,孙立恩就准备闪人。却没想到被浑身发红的朱敏华叫住了。
  “小伙子,没带洗发水吧?”朱敏华朝着孙立恩扔过来一个小瓶分装的洗发水,“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这样,怎么省事儿怎么来。结果你看看现在……”他低下头,指了指自己脑袋中间的皮肤,“现在洗头光用洗发水还不够,得再用点洗面奶。”
  其他几个洗澡的中年人再次爆发出了捧场的笑声,孙立恩尴尬的点了点头,挤了点洗发水洗了个头。正准备把洗发水还回去的时候,却又被朱敏华叫住了。
  “小伙子你是哪个科的啊?”朱敏华关了水,用白毛巾在身上擦着,“以前没见过你啊。”
  “我……”孙立恩想了想,决定还是实话实说,“我不是协和的医生。”
  “哦?”朱敏华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首都医科大的?”
  “也不是。”孙立恩笑了笑,“我是宁远第四中心医院的医生。来北京出差,半路发现了一个病人,送到协和急诊之后袁医生把他的卡借给我,让我来洗个澡。”
  朱敏华挑了挑眉毛,“急诊的袁医生?袁平安?”他忽然一睁大了眼睛,“那个ah-xiii是你送来的?”
  “我一开始以为那个病人只是单纯的肺梗阻而已。”孙立恩可不想再和朱敏华解释一遍自己是怎么做诊断的了。于是他决定更换切入点,用力拍一拍协和的马屁。“协和的医生果然水平高超,急诊刚一接诊就发现病人情况有些不对劲。血液内科的医生一看检验单,再问了两句用药反应后,就倾向于ah-xiii的诊断。诊断目标大胆,诊断过程非常果断。我虽然只是旁观了十几分钟,但是感觉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商业互吹嘛,这有什么难的。孙立恩一边胡吹着,一边绞尽脑汁夸奖袁平安以及那位血液内科医生。反正协和这种顶级医院里基本不会有废材,就连中庸之辈都不会有多少。都是优秀的医生,那就使劲夸呗。
  “老卢,你看看。我这一瓶洗发水,换回来了五分钟的表彰发言。”朱敏华倒是没把孙立恩的夸奖放在心上,他摸着自己头上的地中海,对着孙立恩道,“袁平安是我的学生。我怎么不知道他这么厉害呢?”
  果然,面前这人就是协和的急诊科副主任朱教授。孙立恩看到行业大牛,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些不安的。他只能继续夸到,“大概是因为朱教授您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吧。袁医生这样的优秀人才,放在我们院里那肯定是要重点培养的。”
  “你这话就很不老实了。”朱敏华直接拆穿了孙立恩的客套话,“小袁当初可是一心想去读柳平川博士,要不是老柳被你们院里的那个急诊主任灌了迷魂汤,他也不至于从北京跑到宁远去!”
  孙立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敢说自己就是那个擅长灌迷魂汤,而且还擅长挖墙脚的急诊主任的预备役研究生。但有个问题他已经好奇很久了,“朱教授,您和我们柳副院长很熟?”
  “当然熟了。”朱敏华笑道,“老柳以前可是我的直系师兄。他大我三届,我考进协和的第一天,就是他带着我熟悉环境的。”
  ·
  ·
  ·
  柳平川是北京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祖上据说还是旗人,家中亲属最远也就是去过保定。年轻的时候当了兵,在边疆干了几年后转入地方,自己努力考上了那时还叫“中国首都医科大学”的协和医学院。
  “我就是没搞懂,柳平川这么一个业务能力优秀,科研能力又强的医生,在协和当他的神外副主任不好么?跑到宁远去干什么?”说了没几句,朱敏华就开始抱怨起了自己这位老学长,“现在可好,到下面的省市去当个副院长,行政上面的事情一大堆,还要忙着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全都耽误了。”
  老前辈们之间可以相互看不顺眼,孙立恩却根本不敢发表任何意见。他只能时不时点头表示同意,其他时候大气都不敢出。
  “尤其是最近啊。”朱敏华话锋一转,“本来听说他新招了个博士,霍普金斯的医学博士。还算有点本事的那种,老柳说要让她当自己的接班人。”他仿佛是在为老朋友抱不平似的,“居然被你们第四中心医院的急诊给拐走了!跟着一个叫孙什么玩意的规培医生搞治疗团队!”朱敏华把身上的白毛巾往墙上一甩,打出了“轰!”的一声巨响。“你们第四中心医院就算是搞大急诊,也不能这么糟蹋人才啊!要是不需要老柳撑场面了,你们让他回来啊!”
  孙立恩也听得出来,朱敏华应该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觉得柳平川可能是在第四中心医院受了委屈——连接班人都被规培拐走了,这还不是受了委屈?只可惜作为“罪魁祸首”,孙立恩却一句话都不能多说——他自己还委屈着呢。我一个规培生,怎么就成徐有容的领导了?
  “我这是说了些牢骚话,小伙子你别放在心上。”朱敏华接过了孙立恩递回来的洗发水瓶,好奇的问道,“说了这么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我……”孙立恩张了张嘴,半天后艰难道,“我叫孙立恩。”
  “孙立恩……”朱敏华眯起了眼睛,“你和徐有容很熟吧?”
  孙立恩咽了口口水,“朱教授,徐医生和我一个治疗组,那只是权宜之计啊!”
  ·
  ·
  ·
  毕竟澡堂里还有很多人,而且大家都没穿衣服光着屁股。朱敏华到头来还是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不过他却彻底毁掉了孙立恩晚上在医院里凑合一晚的打算。
  “我听年轻的医生们说,孙医生你诊断很有一手。”朱敏华穿着白大褂走在前面,孙立恩则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紧跟在后。“既然这么巧,孙医生来了我们协和,那自然是要好好交流一番的。”
  “我已经和袁医生进行过交流了。”孙立恩苦着脸应道,“协和医生们的诊断技术,我是很佩服的。”
  “诶,孙医生不要客气。”朱敏华冷着脸,推开了抢救室的大门。先把自己的手机扔在了值班台上。然后对着孙立恩道,“平安见识过了你的水平,可我也想看看眼界。择日不如撞日,正好请孙医生你来给我们这边的病人做个会诊。”
  孙立恩把换下的衣服装进包里,结果了朱敏华递过来的病例。“朱医生……这……”
  “只是会诊,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朱敏华递过去的病例,是今天刚刚送来的一个急诊病人。“放心,这不算非法行医,就当做是教学活动好了。”
  打开病例,孙立恩心里感慨万千。常听人说,“协和有三宝,教授、病例、图书馆。”现在自己可算是见到了三宝中的两样。就是不知道传说中保存了协和医院九十多年来所有病人病例的图书馆是个什么样子。
  协和的病例和第四中心医院的电子化病例格式基本相同。但只要眼睛没瞎,就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区别来——协和的这份病例记录,竟然密密麻麻的印了快两页纸。上面详尽记录了一个病人的所有查体报告和检查结果。孙立恩在翻阅病例的时候,甚至以为自己正在看一部用词极为严谨的。
  “女性病人,26岁,咽痛4d,发热伴意识模糊2d。”病例摘要上简要说明了一下患者的情况。孙立恩暂且合上了记录本问道,“我能看看病人么?”
  朱敏华点了点头,示意一旁神色有些紧张的袁平安带着孙立恩去看看病人情况。
  “怎么回事?”一离开朱敏华的视线,袁平安就急切的问道,“你怎么碰上朱老板了?”
  “朱教授……”孙立恩苦笑道,“朱教授也在洗澡。”
  袁平安一拍脑袋,沮丧道,“我怎么忘了今天朱教授也在医院呢!”
  两人说着话,走过几张床后,两人就来到了病人面前,
  “陆雪馨,女,26岁,脑脊液蛋白质1720mg/l。”状态栏可不管这里是不是孙立恩的地盘。它忠实的给出了提示。
  1720mg/l?孙立恩揉了揉眼睛。正常人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最多不过450mg/l,陆雪馨的指标直接飙出三倍多高。这可是个重要提示。
  “基本情况都在病例里面了。”袁平安指了指孙立恩手上的病例,“具体过程可以去找家属了解,他们现在应该就在外面的候诊区。你要问的话,在门口喊一声就行。”
  孙立恩点了点头,重新看向了那份如同一样的病例。
  “患者入院前2d因晕车呕吐一次,内容以胃容物为主。休息后全身乏力,站立不稳。气候出现神志不清,回答问题不切题,随地大小便。被家人送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检体温为39.7c。有sle病史四年,发病前用硫酸羟氯喹,0.2g/次,2次/日,甲泼尼龙1mg/次/日。”
  孙立恩看着病例赞叹道,“这次可真是……长见识了。”
  第126章 孙立恩的推理
  什么是好的病例书写技巧?看看孙立恩手里这份同协的记录就知道了。和普通门诊不同,急诊病人大多发病急,而且病情重。能留给医生们书写病例的时间很少。在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的病例大部分时候是由实习生和规培生完成的。之前的两个月中,孙立恩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周军打完下手之后,埋头开始写病例。急诊抢救室里,需要由周军接手,并且留观处置的病人每天少说也有四五个——他们的病例基本都是孙立恩写的。
  如果按照同协的要求来写病例……孙立恩被自己的构想吓出了一头冷汗,一个病人的病例光描述就得密密麻麻两页纸,少说两千字起步。五个病人那就是一万字。这还仅仅只是病例的记录,中间还要处置病人,参与抢救,去各个科室请医生来会诊,顺带抓紧时间学习充实自己——就算是铁人也抗不下来呀!
  虽然好用,但是难以推行。这就是协和模式的最大问题所在。普通老百姓看病总说两大难题——看病难,看病贵。其实转念想想,这其实放眼世界,中国的医疗系统水平绝对算顶尖行列。像英国nhs系统模式下,看病倒是不贵,代价则是急诊都需要排队等待七八个小时,等情况稳定后再等上几天才能被转入专科治疗,看病难的不是一般。而在美国。看病倒是不难。可哪怕有百万美元赔付额度的商业保险,中产阶级去一次医院也难免伤筋动骨。如果需要动刀手术,医院开出的账单绝对没有低于两万美金的。
  而在中国,只要来医院挂号,就能得到急诊医生和专科医生及时的治疗。而且普通外科手术的价格在社保覆盖下,个人一次承担的部分基本不会超过两千元。
  关于这一差异,医生群体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人得了阑尾炎。在英国,他因为nhs的转诊失误而导致阑尾穿孔。在美国,他因为无法支付五万美金的手术费被起诉后关进了监狱。而在中国,这个病人因为嫌弃自己肚子上的微创孔不够好看,暴揍了一顿为他做手术的医生。
  国情不同,要求也不同。孙立恩的思绪转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面前的病例记录本上。现在去考虑什么医疗改革并不是他的工作。参与诊断,诊疗病人,这才是他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斟酌了半天后,孙立恩忽然看着治疗记录问道,“你们给她用过抗生素了?”
  “因为初步怀疑是细菌性脑膜炎。”袁平安回答道,“这个病人的症状其实比较明显,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朱老板会让你来诊断这个病例。”